大國崛起的開端——抗戰勝利扭轉中國命運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馬娟家裏保留著一張七八十年前用過的木桌,上面有一個砍刀留下的深深印記。

1942年到1944年,雲南騰衝被日軍佔領。馬娟未滿10歲的爺爺隨家人躲到鄉下,回來時就看到了這個印記。

抗戰中,很多人遇難。僅在騰衝,人口就從1942年的26萬銳減至戰後的14.5萬。

“從那之後,中國浴火重生。”馬娟說。她現在是滇西抗戰紀念館副館長。“後來的幾十年裏,中國越來越強大,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捩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週年座談會上說。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說,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勝利前的一百年間,中國每次被外族欺淩,都只有一個宿命:失敗、乞和、乃至割地賠款。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贏得勝利的第一場民族解放戰爭,正如日本投降後芷江縣城大門的對聯所寫的那樣,“慶五千年未有之勝利,開億萬世永久之和平”。

抗日戰爭於1937年全面爆發,然而很多學者認為,“肇禍之始”是1894年的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前,中國啟動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軍事近代化為核心的洋務運動,然而,“甲午戰爭讓中國洋務運動30多年積累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中國的復興進程被徹底打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湯重南說。

作為甲午戰爭的結果,清政府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這筆錢相當於當時日本4年多的財政收入。

中國近現代史料學會副會長王建學認為,甲午戰爭的失敗,將中國拖入了鴉片戰爭以來最黑暗的深淵。其負面影響整整持續了半個世紀。

有學者統計,鴉片戰爭後的一百多年間,中國先後遭受了15次外族入侵,與外國簽署了大大小小的不平等條約逾1100個。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獲得了蘇聯、美國、英國等許多國家正義人士的支持。

“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的抗戰日益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贏得了英美等盟國的尊重和同情。”研究抗戰歷史30多年的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周勇說,“為支持和鼓勵中國的抗戰,美英盟國主動率先廢除了近代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別在華盛頓和重慶簽字廢除不平等條約,隨後簽訂新約,為中國擺脫百年來不平等條約的束縛打開法理出口。通過抗戰,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體系基本被打破。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共同發表《開羅宣言》,規定把日本侵佔中國的東北地區、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這從法理上保證了中國能在戰後收回被侵佔領土的主權,從被侵略、被欺淩的弱國到真正在國際社會取得平等地位。

“這些不平等條約就像是中國人民身上的枷鎖,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抗戰勝利打碎了這些枷鎖,是歷史的轉捩點。”吳建宏說。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參與戰後秩序的設計與戰後國際組織的創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說。

聯合國在反法西斯戰爭進行中就已開始醞釀籌建。中國是提前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的四大國之一。作為發起成員國之一,中國參加了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後成為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正如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的那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再到後來,中國實行了改革開放。像所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一樣,馬娟清楚地感受到生活水準的提高。

“爸爸媽媽80年代初結婚,家裏買了第一台電視機:14寸的黑白電視。”她回憶說,“以前就算有錢也買不到。”

“我小時候,想吃水果沒有,只能吃罐頭,現在什么都能買到。”馬娟說。上初中時,馬娟有了第一台電腦。現在,她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腦:社交、看新聞、查資料、炒股。

2008年,在北京——當年全面抗戰開始的地方,中國第一次舉辦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奧運會提升了中國民眾的自信心,增強了民族凝聚力,中國也更加開放。

2010年,在上海——中國軍隊兩次與日軍苦戰的地方,中國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

這一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13年6月,“神舟十號”飛船載著3名中國航天員,首次成功實施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同年12月15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圓滿實現月面軟著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航天器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

2015年,中國成功獲得了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67歲的崇禮縣驛馬圖鄉菜農孫金凱希望崇禮的環境就此改善,他的收入能夠有所提高。40歲的西灣子鎮頭道營村村民希望他兒子能在家門口觀看世界級的滑雪運動員比賽。

在吳建宏看來,中國自抗戰勝利後能改寫自身命運的一個秘密在於抗日戰爭空前提振了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身份認同。

自1937年起,美國攝影師斯科特四赴中國,用攝影機真實記錄了1937到1940年間的抗日戰爭。中國軍民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樂觀精神,被這部名為《苦幹》的紀錄片反復稱頌為鑄就奇跡的秘密所在。

駛向香港海灣的帆船、珠江上古老的漁船、滇緬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隊、羊腸小道上的手推車,從田野裏的農民到商店裏的夥計,從戰壕裏開懷大笑的年輕戰士再到挑擔的婦女,無一不展現著中國軍民頑強抗戰的行動與精神。

斯科特在片中說到,中國人為抵禦外族入侵修建了長城,日本侵略者跨過了長城,卻無法逾越中國人誓死捍衛家園的第二道精神長城。

“中華民族”一詞最早由梁啟超提出。學者普遍認為,這一概念真正深入人心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大規模抗戰使大多數中國人捲入其中,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中華民族的觀念深入人心,戰爭造成的人員遷徙打破了原來的地域隔絕。

由於沒條件,馬娟的父母只讀到小學,而她則是旅遊專科畢業,2009年考入滇西抗戰紀念館。

31歲的她稱自己的職業是“守墓人”。

“為了抗戰的勝利,為了中國的崛起,有太多人付出了生命。”她說,“每次講解,我不知道能否感動別人,但總能感動自己。即使退休了,我也願意在紀念館做志願者,講解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