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照水库上游,大片浅山丘陵被绿油油的蓝莓树覆盖,一丛丛蓝莓树上挂满了蓝紫色的酸甜浆果,中间不时有农民穿梭忙碌,采摘果实。 郝学娟 摄
中新网日照6月30日电 题:小蓝莓牵动库区大蝶变 山东日照农民迁新居、留乡愁
作者 郝学娟
“冰箱、空调、烙饼的锅都买好了,就等着7月份搬进楼房了。”山东日照陈疃镇石灰窑村村民胡兆花指着远处一片高层住宅和两三层的小别墅对记者说,那就是她的新家,她也可以坐上城里的抽水马桶,用上一打就有火的天然气了。
随着蓝莓产业的发展,陈疃镇的村集体收入也不断增加。如今,全镇村集体平均收入接近30万元。 郝学娟 摄
记者近日在陈疃镇石灰窑村采访了解到,该村地处日照水库库区,花甲之年的胡兆花与夏天泥泞的土地、建筑工地的钢筋水泥、山区土地上的小麦和花生打了一辈子交道。2019年将她家里1亩半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同意了村委会关于搬迁的意见。“在村里住的是80多㎡的小房子,夏天一积水都是泥,搬到楼房不用花一分钱,110㎡的大房子还能用上暖气、自来水、天然气,干净卫生还方便。”
胡兆花以前在建筑工地打工,从去年开始,她选择到离家3里的北疃村蓝莓园工作。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建筑工地搬钢筋,每天能挣70元(人民币,下同)到80元;在蓝莓园上班离家近、工作轻松,每天工资80元。”胡兆花说,采摘时工资按每天摘果的重量算,收入更高,在蓝莓园工作一年能挣2万多元。“虽然土地流转出去了,住上了楼房,但我还是继续在蓝莓地里种蓝莓。”
图为流转土地后的农民在蓝莓园工作。 郝学娟 摄
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不仅设露天种植区域,还建有冬暖式大棚,一年四季都有用工需求,尤其是摘果期,用工量会激增。
“平时在公司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工作的村民有200人,现在摘果期增加到了700人。”稼胜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宁告诉记者,村民在公司工作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每年在3万元左右。
“全镇3.8万亩耕地目前已经流转了2.7万亩,90%以上用于种植蓝莓。”陈疃镇党委书记刘兴华告诉记者,由于蓝莓适合大规模集中种植,陈疃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换、租、转、招等方式,以村集体为单位引导村民合理流转土地,确保土地集中连片,提高产出效益。如今全镇蓝莓种植面积达2.5万亩,2019年蓝莓鲜果产量8000吨,产值2.8亿元。
由于蓝莓适合大规模集中种植,陈疃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换、租、转、招等方式,以村集体为单位引导村民合理流转土地,确保土地集中连片,提高产出效益。 郝学娟 摄
陈疃镇位于东港区西部,土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宜种植蓝莓。据刘兴华介绍,2005年,研究蓝莓种植的大连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王贺新检测当地土壤适合蓝莓种植后,陈疃镇西尚沟村就率先“吃螃蟹”,流转了几十亩土地给企业种植蓝莓。而这片蓝莓种植“试验田”不仅取得了成功,更吸引了来自河北、江苏、北京等全国各地的企业,纷纷在陈疃镇投资发展蓝莓种植基地。目前,该镇已吸纳发展蓝莓产业龙头企业13家,建成了28个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
在日照水库上游,大片浅山丘陵被绿油油的蓝莓树覆盖,一丛丛蓝莓树上挂满了蓝紫色的酸甜浆果,中间不时有农民穿梭忙碌,采摘果实。时值蓝莓采摘季,山路上中型货车来往频繁,装满蓝莓的采摘箱放置在路旁等待运输。
“全镇老百姓每年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增收4000多万元。”刘兴华介绍说,为把蓝莓产业做大做精,陈疃镇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蓝莓研发中心,进行蓝莓组培、苗种选育、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同时通过延长产业链,建立蓝莓深加工园区,开发蓝莓果酱、蓝莓果酒、蓝莓干、蓝莓饼等系列产品,并大力发展蓝莓旅游业,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蓝莓产业的发展,陈疃镇的村集体收入也不断增加。刘兴华介绍说,在2006年,陈疃镇38个村没有一个村集体收入超过3万元,如今,全镇村集体平均收入接近30万元。
陈疃镇处在日照水库上游,为保护水源,村民可从事生产活动的范围小。随着陈疃镇村集体收入的增加,镇党委政府为保护库区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听取各村庄民意的基础上,秉持着“先建后拆”“以房换房”的原则,让村民逐步搬进新楼房和带院小别墅。
当前,陈疃镇已启动环日照水库19村合村并居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分三期将19个村、3780户、1.2万余名群众搬迁至镇驻地集中居住,建设陈疃社区。其中陈疃社区一期项目占地面积193亩,计划安置石灰窑、城顶前、杨家山子、高家官庄、东陈疃(部分)5个村,共860户群众。目前,安置房已全部建设完成。
刘兴华说,未来陈疃镇将坚持围绕“宜居宜业宜游莓香小镇”建设目标,推动新型农村社区与蓝莓一二三产业融合、田园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推进居民居住方式、就业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开启村民“工作在园区、居住在社区、生活在景区”的田园乡村生活新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