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政协委员建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节水、用水、保护

中国新闻网

text

15日,山西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山西省政协委员薛金平正在发言。 李庭耀 摄

中新网太原1月15日电 (李庭耀)“山西省位于黄河流域中游、黄土高原东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15日,山西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山西省政协委员薛金平建言,应科学配置水资源,合理利用黄河水,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该省持续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推动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完成汾河中游13.5公里先行示范段项目,推进大水网骨干工程收官和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加快小水网建设。

薛金平建议,应科学配置水资源,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除科学配置水资源外,还应合理利用黄河水,支撑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薛金平介绍,国家分配山西省黄河水耗水指标43.1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干流28亿立方米,目前年用水量不足一半,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抓好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黄河水是解决山西缺水的主要措施。

他建议,应加大引黄工程向太原、大同、朔州、临汾等城市的供水量,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的同时,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水源置换项目建设,逐步退减被经济社会发展挤占的河道生态水量,使汾河、桑干河等主要河流“水量丰起来”,并为“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创造条件。

近年来山西省向黄河的输沙量减少了80%,但目前仍有水土流失面积6万平方公里,特别是沿黄边山贫困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很高,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在水土流失治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薛金平认为,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统筹水土流失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他建议,要合理布局旱作梯田建设规模,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大力建设旱作梯田,这样可有效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应科学规划,精准实施淤地坝工程建设,这样可有效拦蓄泥沙,增加沟坝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薛金平表示,山西省年降水量508.8毫米,具备生态自然恢复条件。要充分发挥生态自然恢复能力,探索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降雨条件适宜,人为活动干扰较少的区域,采取封禁保护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