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交有淵源 沙特和伊朗恩仇錄

新華國際

text

【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導,沙烏地阿拉伯3日決定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責令伊朗外交人員48小時內離境。事情直接起因是,沙特2日宣佈處決了47名犯有恐怖主義罪行的囚犯,包括知名什葉派宗教人士奈米爾,從而引發伊朗示威者衝擊沙特駐伊朗使領館。

在不少觀察人士看來,奈米爾只是引發沙特和伊朗兩國緊張關係升級的導火索。受宗教、種族、經濟和地緣政治等多種因素影響,沙特和伊朗兩個海灣大國長期以來互為對手,雖然表面上關係尚能維持,但暗地裏早已劍拔弩張。

曾經斷交

1979年,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但對此,遜尼派大國沙特擔心,伊朗會向周邊國家輸出什葉派革命思想,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兩國關係趨於緊張。

上世紀80年代,伊朗與伊拉克爆發戰爭,沙特選擇支持伊拉克,試圖壓制伊朗可能出現的對外擴張。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1987年7月,沙特和伊朗兩國緊張關係險些走向崩潰,402名朝覲人員當時在沙特麥加發生的衝突中喪生,其中包括275名伊朗人。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民眾走上大街抗議,衝擊沙特大使館,並火燒科威特大使館,有一名沙特外交官喪生。

1987年8月1日,伊朗示威者在沙烏地阿拉伯駐伊朗使館前舉行集會。有示威者登上使館圍牆,懸掛霍梅尼像,以示抗議。(圖片來源:新華社)

1988年4月,沙特國王法赫德·本·阿蔔杜勒-阿齊茲宣佈斷絕與伊朗的外交關係。1991年3月,沙特和伊朗恢復了外交關係,並就朝聖問題達成協議,但兩國關係依然緊張。

1997年5月哈塔米當選伊朗總統之後,伊朗政府推行溫和的外交政策,努力改善同沙特等海灣國家的關係。1998年5月,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訪問伊朗,向哈塔米轉交一封沙特國王法赫德的信,並與伊朗簽署加強合作的協議。1999年,哈塔米訪問沙特,成為伊朗伊斯蘭國革命後首名訪問沙特的伊朗總統。

2005年2月10日,伊朗總統哈塔米在德黑蘭舉行的紀念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26周年活動上講話。(圖片來源:新華/路透)

矛盾焦點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打破了中東地區的力量平衡,教派衝突加劇。隨著伊朗在海灣地區強勢崛起,沙特認為,伊朗企圖通過挑起阿拉伯國家教派衝突來實現地區大國的野心。因此,兩個國家近年來在多個國家或關鍵問題上展開明爭暗鬥,或扶植代理人,或親自上陣。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在伊朗核問題上,沙特一直憂心忡忡,擔心伊朗試圖通過掌握核武在海灣地區取得戰略優勢。根據“維基揭秘”網披露的美國外交檔,沙特領導人曾經推動美國對伊朗核專案採取強硬態度,包括可能動用武力。

對於去年伊朗和伊朗核問題六國達成的協議,沙特一直出言謹慎,擔心一旦西方制裁鬆綁,伊朗崛起指日可待,不僅對沙特構成更大安全威脅,還將成為沙特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競爭者。

在當前的中東地區,伊朗和沙特分別被視為什葉派和遜尼派“盟主”,它們在多個國家支持和扶植本國的代理人。其中,伊朗背後的支持者包括敘利亞、伊拉克和黎巴嫩的什葉派力量,沙特背後則是海灣國家和中東大部分遜尼派國家。

2011年,沙特出兵巴林,打擊什葉派示威,防止該國什葉派勢力與伊朗聯合。為防止葉門投向伊朗,沙特2015年又率包括海灣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多國空襲葉門,打擊親伊朗的葉門胡塞武裝,以便避居沙特首都利雅得的葉門總統哈迪重回葉門。

2015年底,沙特還牽頭組建包含多個國家的伊斯蘭反恐軍事聯盟,但將伊朗拒之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