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胡有理丨倒时差新招:推迟饭点就能改变生物钟

亚太日报

text

跨时区旅行、倒夜班均会扰乱生理节律,最终引发多种健康问题。研究显示,在西方国家里,五分之一的人有着非常规工作时间,而这种作息与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甚至癌症都存在联系。如今,一项新研究表明,延迟饭点可以延迟由生物钟所掌控的代谢功能。也就是说,调整吃饭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减少健康问题。

人体运行有一定的循环性,这个概念被称为生理节律/昼夜节律、醒睡周期或生物钟。这是一个复杂的计时系统,由对光线产生反应的大脑区域所掌管。因此,人类在日照时最清醒,在天黑后想睡觉。

人体生物钟不止一个,我们拥有复杂的生物钟网络,数量之多如体内细胞。在哺乳动物中,这些生物钟都与一个“主生物钟”同步,这个主生物钟由大脑的视交叉上核所掌管;此外,它们也与其它地方(如各种器官)的“外周生物钟”同步。

生理节律影响了醒睡周期、激素分泌、体温及其它重要身体功能。因此,破坏生物钟会对健康造成重大危害。但有时候,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曾有研究表明,营养摄取和生理节律存在联系。如今,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更多细节。他们招募了10名健康志愿者,让他们先连续五天每天定时吃三餐,再连续六天将三餐时间推迟5个小时。其中,每餐的热量及主要营养物质相同。为测量其生理节律是否产生变化,六天结束后,志愿者需连续37小时保持清醒,置身于昏暗灯光下,每小时吃同样的小点心。

结果发现,他们的血糖浓度周期产生了变化。进食时间推迟5小时导致体内血糖节律也推迟了5小时。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代谢组织的生物钟产生了变化,而非大脑的主生物钟。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推迟进食时间后,白脂肪组织中负责传达指令的生物钟基因也推迟了。总之,研究人员认为,推迟用餐不影响“主生物钟”,只影响“外周生物钟”。

大多数时差及倒班治疗方都围绕着控制光线,但这种干预手段似乎只对主生物钟管用。然而,改变用餐时间有助于改变外周生物钟,从而减少体内生物钟的不协调。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研究而已,因此我们目前尚不能下定论。

(来源:煎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