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日本北海道疫情反扑,亚洲防疫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海外记者Alice 译者:道格

日本北部的北海道曾被认为是控制疫情的“成功模式”,当2月下旬疫情袭击日本时,北海道在日本率先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关闭学校、禁止集会并鼓励人们待在家里。可是,最近疫情再次袭来,提早解除封锁被认为新冠疫情反扑的原因之一。

这些政策随后显现效果,病例在当地缓慢增长。3月19日,当地政府决定结束紧急状态。然而,26天后,当局不得不再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因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新增病例增加了80%。

北海道医学会会长长濑清志博士承认:“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遗憾。我们不应该解除紧急状态。”

北海道解封之后,经过“宅家”数周,周末北海道人挤满了街道,坐在咖啡馆里,甚至加入了庆祝派对。与此同时,日本人从其他地区开始造访北海道,学生回到学校,企业派遣工人从东京或者大阪来到北海道。

日本专家也承认,政府判断风险来自国外。但不认为国内人员流动也可能把病毒带回来,“北海道的遭遇显示了病毒是非常危险的,即使我们控制了第一波的感染,我们不能满足于最初的成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副教授贾斯汀·莱斯勒认为,疾病就像火灾,一旦有了燃料,就会不可控制地爆发,而当燃料用完时,它们仍在无声地燃烧。

这意味着这次疫情,暂时平静下来后,当合适条件重现,卷土重来的风险是更为严重。甚至,检测出存在抗体的人群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越南也在警惕第二波疫情,越南已经经历了疫情防控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出现了新的危险因素,需要采取严厉措施加以预防。当地专家表示,社交隔离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疾病以及它在社区中的传播。它只会减少病毒携带者与健康人的接触,从而限制病毒的传播。

在全球大流行的复杂背景下,约有40%的病毒携带者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因此不可能排除社区内的病毒携带者,他们可能是“隐性感染源”,在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无法控制的“第二波感染”仍然存在可能。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学会主席Paul Anantharajah Tambyah说:“我们在任何地方都不安全,直到全世界所有人都安全。”

在中国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在哈尔滨,截至5月2日24时,哈尔滨市现有本地确诊病例50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18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

全市当日发热门诊诊疗人数217人。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180人,已解除医学观察7255人,尚有1925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这给全国敲响了警钟。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