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凸顯新型國際關系理念

text

【亞太日報訊】2015年3月28日,中國政府首次對外公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為中國與世界的共同發展提出了建設性倡議和全面規劃。這一愿景是中國所倡導的新型國際關系體系的重要內容和實現步驟,它追求在國家間建立更為廣泛的合作共贏關系,并與當前國際關系中仍然盛行的叢林法則形成鮮明對照。

所謂新型國際關系,“新”在合作共贏這個原則和目標上。早在2003年,中國就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概念,旨在告訴那些對中國崛起懷有疑慮的國家,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但是它不會像20世紀上半葉的德國和日本那樣,以對抗或敵對的方式在國際舞臺上尋求權力。后來由于“崛起”一詞被某些國家作負面解讀,這一概念很快被“和平發展”所代替。2005年,中國進一步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外交理念。

之后,中國又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還公開發出了一系列多邊合作倡議:在2014年5月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上,中國提出樹立亞洲新安全觀,倡導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續安全,積極探討建立亞洲安全與合作的新架構;在2014年11月北京召開的APEC首腦會議上,中國提出了建設亞太自貿區的倡議;2015年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財長或授權代表出席了簽署儀式;此外,中國還提出與周邊國家建立利益和命運共同體,與全球國家建立全球伙伴關系網絡,等等。這些多邊倡議和行動無一例外地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支持,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具體內容。

然而目前,環顧世界,烏克蘭危機、中東亂局、美國持續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等,無不體現出國際政治的殘酷現實。

當前美俄兩國圍繞烏克蘭危機展開激烈博弈,驅使兩國相互博弈的理念則是冷戰思維。

中國倡導的新型國際關系,與當前國際關系中的冷戰思維涇渭分明。特別是中國堅持結伴而不結盟原則,積極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發展合作關系,都在“一帶一路”愿景的共建原則中得到了明確的表達,即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和諧包容;堅持市場運作;堅持互利共贏。除了全面發展友好國家關系之外,中國還積極穩定與大國之間的關系。在對待美俄兩國時,中國采取了適度的應對措施,以斗爭求合作。

雖然美國明確實施了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但中國在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旗幟下,積極改善中美兩國關系,并逐步取得實際性成果。例如,中美元首在2014年繼莊園會晤之后,又續瀛臺夜話;中美相互了解進一步加深,在應對氣候變化、建立兩軍互信機制等眾多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與此同時,中國大力發展亞太地區的友好國家數量,以共同抵制美國在這一區域的無端干涉。中國還努力增強自身的理論和道路自信,對美國的思想文化滲透始終保持著警惕性。

在對俄關系上,中國一方面積極推進兩國在各方面的互利合作,另一方面也有意識地尊重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和傳統勢力范圍,以維護中俄關系的大局。這使得中俄兩國不僅在敏感的雙邊關系問題上求得一致的解決辦法,還在國際問題協作、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上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到目前為止,中美、中俄關系的發展都較為穩定,雙方間的利益沖突和摩擦得到了較好的管控和調適,合作共贏的一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

雖然短期內,中國的新型外交理念不能改變國際關系中的冷戰思維,但是這種理念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支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力量不斷壯大就是最為有力的證明。中國倡導的新型國際關系必將逐步擠占冷戰思維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空間,對國際叢林法則也將帶來某種程度上的改善,從而在新型國際秩序的構建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與歐亞地區合作”(14YJAGJW00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文章原標題:楊雷:“一帶一路”凸顯新型國際關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