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龙头大疆创新在疫情中遭到了不小的冲击。
近日,网络上有传言称,全球疫情大爆发使得大疆生意受到重创,目前大疆正在进行“至少50%的裁员清扫计划”,“至今大疆已经经历了数轮大刀阔斧的裁员”。传言还称,“公司以在家办公为由,禁止员工进入办公区域”。
大疆创新公关总监谢阗地在微博回应称,裁员是“荒唐虚假的猜测”,目前大疆正处于项目冲刺期,同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无人机技术支持以对抗疫情。
大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告诉界面新闻,公司近期确有裁员动作,至少在销售和市场部都有人在陆续被裁,但研发等部门目前仍然安全。她表示,这也可以视为每年都有发生的末位淘汰,在公司内部看来是正常操作。
而所谓的“至少50%的裁员计划”,则是大疆在疫情期间为保证员工安全而推出的办公举措。她表示,目前公司采取轮班制度,每天进入办公室的员工控制在50%左右,其余则在家办公。
但她也同时表示,大疆的确受到了疫情较严重的冲击,且推出了一些削减成本的措施,比如将少量研发任务外包等。
“2月销售数据很难看。”上述员工称,主管已经提前给她和同事们打了预防针。但目前,公司并没有降薪等削减福利的举措。另外,大疆全球总部“天空之城”大厦也仍然在建设当中,该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
按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律来说,旺季一般都在暑期和圣诞,而并非一季度。在国内疫情最严重的2月,大疆的状况还比较稳定,但随着疫情在海外尤其是北美地区蔓延,大疆也遭到了重创。
大疆曾在2019年表示,公司产品的销量在海外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占比是8:2,其中北美市场占比40%。虽然中国市场仍然在成长中,大疆对海外市场的依赖还是很高。
谢阗地曾对界面新闻表示:大疆80%商品的销售发生在线下。“至少今年一季度,大家都不逛商场了。另外,大疆无人机是视频制作工具,主要用于影视、旅游、户外等场景,现在大家不出门,需求自然减少了。”
前述员工透露,疫情过后,大疆主动向上游砍掉了一些生产计划,以消费级产品为主,个别产品砍掉的量能达到30%。但也有个别产品加了量,主要集中在行业无人机。根据谢阗地的说法,疫情期间,大疆的行业无人机被用于多个国家和城市的抗疫工作中。无人机可搭载扬声器、摄像头等设备,为喊话、巡逻、测温等提供帮助。
一位已从大疆离职的员工告诉界面新闻,大疆的代理商一般是先拿货后付款,这意味着销售端的风险在第一季度中表露并不会很明显,第二季度则将迎来真正的难关。不过,他也同时看好下半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迎来回升。
大疆曾在一份融资文件中披露,2017年,大疆营业收入为1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6%,其中消费级无人机业务占营收总额的85%;净利润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2%。文件显示,大疆2012年至2021年收入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90%,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期则超过70%。
此后,大疆未再公布营收情况。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大疆在2018年、2019年营收情况均有增长,相继破了公司的营收纪录。目前,大疆的年营收已经突破200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大疆创始人汪滔曾在2016年判断,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也就到顶了。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天花板的确不高。Gartner曾预测,202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12亿美元,而这其中起码有五成以上的规模属于行业级无人机。正如汪滔所预测的那样,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仍未见爆发的机会。
根据大疆的融资文件,2017年,消费级无人机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5%,此后大疆并未更新相关数据。此后,大疆在消费级产品中推出了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灵眸Osmo系列运动相机等新品,同时在丰富了行业无人机的品类。
前述员工透露,2020年,大疆重点发力的一项业务会是无人驾驶。2016年,大疆内部孵化了一个专做激光雷达的团队Livox,而激光雷达正是无人驾驶的核心零部件传感器。
大疆方面称,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可使得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这是大疆方案的独特优势。但另一方面,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者众多,国内华为、百度,国外英特尔、谷歌以及一众车厂都是大疆的对手。大疆在2020年的局面能否通过这项业务得到扭转,还是未知数。
疫情对于整个消费电子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占据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份额的大疆面临尴尬境地,其它公司也很难独善其身。可以预见的是,整个无人机产业链都将经历一段时间的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