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聯合撤僑2016”中英聯合撤僑室內推演在海軍指揮學院舉行。新華社發柏楊攝
【亞太日報訊】據環球網報道,為期兩天的“聯合撤僑-2016”中英首次聯合撤僑室內推演正在南京舉行,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海外行動處處長譚志偉在推演中發言提問。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是中國軍隊“海外行動處”這一機構首次對外公開。
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海外行動處處長譚志偉在推演中發言并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發柏楊攝
2016年1月,中央軍委機關調整組建,軍委機關由原來的總參謀部等4個總部改為7個部(廳)、3個委員會、5個直屬機構共15個職能部門。“海外行動處”的設立有可能是在此次調整中新成立的機構。
這一機構的出現是大勢所趨。近年來,隨著海外利益增多,中國軍隊護航、國際救援、聯合軍演以及執行撤僑等海外任務日益增加,中國軍隊海外軍事行動已成常態。查詢公開報道可以發現,此前執行海外行動任務的都是作戰部門負責指揮。比如在2015年也門撤僑任務結束後,在外交部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中,出席的海軍人士是當時的海軍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梁陽。相比之下,美軍的海外行動是由海外戰區司令部負責組織,比如在2004年印度洋海嘯爆發時參與救援的美軍是由太平洋司令部協調組織。
據了解,解放軍海外行動處負責指導、協調中國軍隊在海外開展的行動。該處的成立能加強中國軍隊海外行動的快速反應能力,在籌劃、協調等職能方面更有針對性,職能更專業,更有利於快速行動。海外護航、救援救護、撤僑等不同的軍事行動有各自的要求,不能夠一概而論。因此“海外行動處”不僅需要具備“作戰指揮能力”,還需要“政策能力”。政策能力是指對國家安全局勢和雙邊關系的把握。比如在也門撤僑行動時,需要對當地安全形勢進行評估,也要了解進入亞丁港口的外交准入等。
據媒體報道,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前駐埃及大使館武官戴紹安建議,由軍隊相關職能部門出台針對反恐作戰、海外護航、救援救護及營救人質等不同海外軍事行動模式的行動規範。海外行動處也應該部分承擔此類職能。“目前,我軍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以外的海外軍事行動時,部隊的遠程輸送、武器裝備的運輸過境等事宜,一般只能通過外交渠道一事一商。”戴紹安建議,通過加入或簽署公約、條約、備忘錄、協定等雙邊、多邊法律文件,為推進我軍海外軍事行動的常態化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軍事專家張軍社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就2015年中國海軍赴也門執行撤僑任務時遵守的原則分析說,首先,中國奉行不干涉內政政策,不介入當地武裝衝突;其次,中國軍艦和飛機抵達該國執行任務首先取得該國政府同意,同時也和反對派武裝進行溝通,防止發生誤判誤傷;第三,執行任務中,我們的軍隊不用或慎用武器,使用武器主要是用於自衛,保證自身安全。
除了行動規範的指導,海外行動處的職責顯然包含和外軍開展一些聯合行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此次“聯合撤僑-2016”中英聯合撤僑室內推演。它為中國軍隊赴海外執行任務積累經驗,以及和外軍更多進行合作。張軍社表示,這是中國和外國軍隊首次進行的撤僑演練。在相繼執行過利比亞撤僑以及也門撤僑任務後,中國海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也門撤僑中不但撤出了中國公民,也撤出了十幾個國家的外國公民,掌握了第一手的實踐經驗。英國海軍參加海外撤僑的經驗比較豐富,因此,中英兩國軍隊就海外撤僑問題進行研討,開展室內推演,對於未來開展類似行動非常有利。“未來一旦發生個別國家政局動蕩,特別是發生內戰,僑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中英兩國軍隊撤僑兵力可以開展聯合救援,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指揮關系、協同配合達成一致,對聯合撤僑有積極意義。”
(環球時報記者郭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