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月7日),世界银行(下称:世行)行长金墉(Jim Yong Kim)突然宣布将在2月1日辞职,届时将加入一家私营基建投资基金企业。
不少美媒对金墉的“早退”感到意外,这离他本届任期正式结束还有3年多的时间(至2021年)。来自保加利亚的世行首席执行官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将担任代理行长。
而由于75年来,历届世行行长都由美国政府任命,这波高层人事变动再次引来专家、媒体的声讨:如果下届世行行长还是“美国人内定”,就会首次有国家出面反对。
《华尔街日报》1月7日消息称,金墉于2012年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任命,推荐人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016年,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金墉连任成功,任期延长至2021年。
金墉1959年出生在韩国,5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此前是一名医生兼人类学家。自世行在二战后成立以来,金墉是该机构第12任行长**,该职位历来都是美国公民担任。**
历届世行行长 图自维基百科
金墉在1月7日的辞职信中宣布,辞职后将马上开始在一家基建投资基金企业内工作。另据《华尔街日报》消息,金墉在给世行内部的员工邮件中写道,“能够加入到私企领域工作,这种机会是意料之外的。但我已经决定,通过这条道路,我能对全球基建领域、气候变化等问题作出最大的贡献。”
这也暗示了金墉将加入一家私营投资基金。但世行目前仍未透露这家机构的具体信息。
“ 金墉当年(2012年)的任命本身就有争议。 ”位于华盛顿特区智库全球发展中心(CGD)高级研究员莫里斯(Scott Morris)表示,“ 主要是因为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沿袭前者行长由美国人担任、后者总裁由欧洲人坐庄的惯例, 其他国家早已不满。 ”
当年的选举,是世行历史上首次出现“多位竞选人竞选行长一职”的情况, 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候选人首次走上竞争舞台。 BBC新闻网曾在2012年形容“选举格外激烈”:金庸面临着哥伦比亚前财政部长奥坎波(Jose Antonio Ocampo)、以及尼日利亚时任财政部长奥孔乔-伊韦拉(Ngozi Okonjo-Iweala)的强烈冲击。从经济学者的角度来看,后两者的支持率更高。
2012年世行行长选举三位候选人,左起:金墉、奥孔乔-伊韦拉、奥坎波 资料图
人民网曾在当年评论,世行行长选举带来“新鲜空气”, 从长期来看,美国在世行的主导权将经受更大挑战。
而最终还是“金融素人”金墉当选。
在某种意义上,这和世行现有的组织结构有关。《纽约时报》在1月7日指出, 美国财政部是世行的“最大股东”,投票权占比达15.87%。 由于世界银行的重大政策提案必须得到85%的股份总额的支持才能通过,美国拥有唯一的一票否决权,而世行内有189个成员国。
对此,《纽约时报》曾在2012年写过一篇名为《如何修复世界银行》的文章,指出一点:虽然美国愿意令世行行长选举变得更公开、更有竞争性,但“美国是不会放弃一票否决权的”。
“ 近年来一直有声音要求改变‘美国内定’这个传统,如果特朗普政府再次列出争议人选,会有国家打破惯例,站出来投出反对票。 ”《纽约时报》在1月7日写道。
不过,由于金墉原定任期将在2021年终止,代理行长也已有人选,这意味着特朗普(至少在其首个任期内)无缘“钦点”世行行长。
《金融时报》今天(1月8日)也指出,世行目前收到的外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金墉的离职很可能会触发外界对“美国内定传统”的质疑。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认为,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类似世行的其他多边机构还有很多,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不需要世行的帮助了。
2016年1月16日,由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正式开业。截至目前,该行成员从建立之初的57个增加到93个,累计批准项目投资逾75亿美元。
同时,也有西方国家对亚投行进行“恶意攻击”,渲染“中国独大论”。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1月7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道:
(亚投行‘朋友圈’不断扩大),这是国际社会投出的一张信任票。我认为,如今亚投行已向全世界无可争议地证明,这是一家切实按国际高标准运行的多边金融机构,是一家具有21世纪公司治理高标准的开发机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越来越多国家愿意加入亚投行。
金立群 图自新华社
另据《亚投行协定》规定,亚投行应通过公开、透明和择优的程序选举行长,行长应是域内成员国的国民。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基本上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建构的,而且是70年以前的游戏规则。”金立群说道,“我们将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每走一步路都要踩在实地,站稳了再往前走,不能急躁、不能浮夸,更不能有妄自尊大的心态。”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