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财经观察 | 当前是推进人民币汇改的好时机吗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汪涛

与年初绝大多数人的预测相反,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明显升值。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美元对主要货币大幅走弱、中国经济表现和市场情绪明显好转、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加强等。此外,央行还扩大了CFETS货币篮子的货币种类,从而降低了美元在篮子中的占比,并在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中增加 “逆周期因子”来弱化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影响,这些因素均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近期人民币不仅对美元升值,对CFETS货币篮子也升值了接近2%。与此同时,市场和学界许多人士认为目前是推进人民币汇改的好时机。那么,央行是否已经悄然调整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汇率灵活度?如果市场力量继续推高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幅度是否会超过美元贬值幅度、甚至重回升值通道?

我们认为,7月底以来的人民币快速升值,原因除了美元继续贬值,还有一些新因素。首先,随着外汇储备连续七个月上升,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明显转向;其次,最近几个月企业结汇比重上升,购汇比重下降,企业远期净卖出人民币的头寸也不断缩窄;第三,尽管今年美联储两度加息,中美利差反而有所扩大。

这些因素既不能表明人民币具备持续升值的基本面,也不能表明央行有意让人民币有独立于美元走势的强势。虽然人民币最近对CFETS货币篮子有所升值,但当前仅仅回到其去年底水平。换言之,最近人民币升值可能主要来自强劲的市场情绪和此前美元走弱的滞后反应。

尽管如此,央行是否顺势调整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比去年美元走弱的汇率政策,我们认为央行似乎悄然增加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灵活性。

2016年上半年美元走弱时,央行采取了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基本稳定、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贬值的策略,2016年下半年美元持续升值期间,虽然政府反复强调人民币没有贬值基础,但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却不断增加,直到央行干预外汇市场、收紧外汇管制、美元开始走弱,人民币贬值压力才有所舒缓。最近同样是美元走弱,人民币不仅对美元升值,对一篮子货币也明显升值。我们认为这传递了一个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信号。

不过,我们并不因此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会或者应该很快走向浮动。这是因为,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市场压力较小,但是走向浮动机制的配套条件比如市场化、以价格工具为主的货币政策框架,受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影响的债券和信用市场等,并没有大的进展。此外,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政府对任何汇率或资本账户的重大调整都会非常谨慎。

我们也不认为未来人民币会持续升值,超过美元贬值的幅度。一是根据宏观经济平衡分析方法测算,目前人民币汇率接近其均衡水平,并没有明显低估。近期出口稳健,得益于全球需求复苏和去年人民币调整,并不支撑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预计今年经常账户顺差会显著下降。二是虽然跨境资本管理有助于限制资本外流,但国内居民、企业投资海外资产的需求依然较强,市场对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仍未消退。未来如果美元反弹,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再现。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在区间内波动,年底在6.5-6.6左右。如果美元进一步明显贬值,人民币可能对美元继续升值,但年内人民币对篮子货币不会在现在的水平上进一步走强。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走势可能将主要取决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尤其是欧元的走势。同时,我们预计国内经济增长势头和房地产市场将有所放缓,再加上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相关风险升温,对人民币构成一定贬值压力。但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背景下,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控,预计201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维持在6.7左右。


作者汪涛,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