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市场估值反弹等因素的作用下,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的并购交易或将再创新高。咨询公司科尔尼(A.T.Kearney)近日发布的《消费品与零售行业并购报告》(下称报告)给出如上结论。
这一报告基于2006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超过1000笔并购交易,覆盖食品饮料、零售、药妆和个护行业。报告指出,2016年是后经济萧条时代并购活动创最高记录的一年。这一年,全球消费品和零售行业的并购总额达到4690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了31%;超过10亿美元的大额并购交易有58起,较2015年增长了12%,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以1070亿美元收购南非米勒的交易成为当年最大交易。
分地区来看,欧洲和北美市场的并购交易最为活跃,分别占到2016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额的44%和30%,亚太地区以21%的比例排名第三。亚洲地区2016年的交易价值达到近1000亿美元,较2015年上涨了40%,中国的涨幅达到52%。
报告指出,2016年消费和零售行业的市场估值泡沫有所减少。从交易的企业价值倍数的中位数看,2016年较上年下降了21%。但伴随全球商业信心回升、资本流动加强以及强势美元效应,预计未来并购活动的估值会提升。
2017年,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并购交易的四个主要驱动力依旧存在:市场增长缓慢、行业整合、资本充足以及收购方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因此,未来一年并购交易的金额将继续提升。比如,在美国的零售业中,由于销售下滑、通货通缩以及电商企业的竞争而陷入困境的连锁企业,正在试图收购创新型或者垂类业务来获得新的增长。同时,科尔尼观察到,PE公司的待投资金和战略收购者现金储备也不同程度上涨。
科尔尼公司全球合伙人、全球并购事业部负责人BobHaas认为,由于消费品与零售企业面临收入增长的压力、新兴的政治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跨境交易正变得更加复杂。相对而言,境内交易将更具吸引力。他提醒说,为了抵御国际资本市场与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消费品与零售企业需有效评估世界各地国家保护主义所带来的风险。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很多并购不能产生长远价值。科尔尼称,参与其调研的半数高管都承认,过去一两年的交易真正产生的价值比预期要低。在这种情况下,有长远眼光和健康的风险承受力的买家才能够成功。市场中,业绩增速和利润率较低的企业为了避免被收购,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
科尔尼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及并购业务负责人贺晓青指出:“中国消费品企业在对为何并购和如何并购上正在迅速成长。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新的国内市场份额、新的业务领域、乃至于通过收购新兴小型企业获得创新动力,并购也已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方式。”报告提到,2017年,由于资金外流受限,中国的并购交易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国内。
(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