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國熱衷在中國周邊賣軍火

APD NEWS

text

圖為美國F-35戰鬥機。 資料圖片。

武裝盟友遏制“中國威脅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3日報導】題:美國將在2013年增加對亞洲軍售以打擊新的假想敵

美國賣給中國和朝鮮的鄰國的戰鬥機、導彈和火箭預計在2013年將大幅增長,以挑戰北京成為地區主要大國的目標。

成員包括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諾思羅普-格魯曼等防務企業在內的行業組織美國航太工業協會在12月發表的報告中預言武器貿易將出現上升。

在2011年11月的安全政策調整之後,武裝亞太盟國一直被視為奧巴馬政府的“重中之重。當時奧巴馬親自宣佈了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所謂的“亞洲重心包括美國為遏制中國上升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及維持美國優勢地位而在整個亞太地區的駐軍。奧巴馬在2011年11月的諾言被視為對中國的挑戰,中國一直在致力成為地區主要大國。

航太工業協會的最新報告說:“無獨有偶,增長的中國國防預算已經導致美國大幅增加對南亞和東亞的武器銷售,這些銷售也必然導致大規模的武器交付。航太工業協會的副會長強調,重心轉移“將為我們帶來越來越多為友好國家提供軍事裝備的機遇。

報告稱:“從長遠來看,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重心’轉向太平洋地區將幾乎肯定會要求增強空中和海軍力量——所有這些都需要與航太設備整合並得到後者的支援,遙遠的距離以及太平洋戰區發生空中爭端的前景將需要空中力量——包括戰鬥機、加油機、運輸機及情報、監視、偵察平臺——以及無人宇宙空間偵察系統、轟炸機、導彈和火箭的遠端突破能力。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4日報導】在地區安全擔憂的背景下,美國賣給中國和朝鮮鄰國的作戰飛機、反導系統和其他武器看起來會呈現大幅增長之勢。

美國國務院負責管理軍火直接商業銷售的辦公室去年接受的軍售許可證申請數肯定會超過8.5萬項,這個數字將創下新紀錄。鮑爾亞洲諮詢公司為美國軍火企業提供諮詢的顧問魯珀特·哈蒙德-錢伯斯預測,作為對北京在南海和東海爭端中採取決斷行為的防範,東南亞國家的國防預算將會出現穩定擴張。

上海政法學院海權與防務政策研究所所長倪樂雄說,武器銷售是美國遏制中國戰略的一部分。他說:“假設越南獲得了美國提供的武器,河內會把這看成是華盛頓在南海爭端中支援越南的徵兆,從而採取行動挑釁北京。這將是對中國的威脅。

軍工企業獲得巨大商機

【伊朗新聞電視臺網站1月3日報導】奧巴馬政府重心轉向亞太決策的主要獲益者是軍工聯合企業。航太工業協會負責國家安全的副會長弗雷德·唐尼說,重心轉移“將為我們行業帶來越來越多為友好國家提供武器裝備的機會。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3日報導】常駐日本的獨立媒體人詹姆斯·科比特說,“重心轉向亞洲是一種非常陳舊的樹立假想敵的帝國式戰略,其目的不是遏制中國崛起的潛力,而是讓承包商獲得賺取大量美元的機會。

他說,可以看到的是,美國先是宣佈對亞太的戰略轉移,然後突然冒出了這份報告,稱現在美國軍火商將會從這一轉移所帶來的合同中賺到大量美元。我們看到的是重新祭出的非常陳舊的“樹立假想敵的帝國式戰略,以便達到促成軍火銷售用以對抗這些假想敵的目的。因此,不知道中國所構成的威脅是不是真的很嚴重,甚至可以成為讓與美國政府有聯繫的軍火承包商們賺取大量美元的機會。

【《臺灣立報》1月3日文章】上月朝鮮試射火箭大約兩周後,美國國防部表示將向韓出售4架“全球鷹無人機,價值12億美元。這是典型的美國做法。軍火是筆大生意,友邦本想購入武器提升軍備,看似友邦出錢買軍火保護自身,實為美國軍力的對外延伸,亦可間接限制友邦的軍武研發。

其實這不單是為朝鮮而來。去年美國國會共接到65起軍售通知,金額達650億美元。其中亞太區占了137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5.4%。不難理解,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既能圍堵中國,又能引發周邊國家對於武器的需求,帶動軍火工業的商機。

無論是介入他國內政還是輸出軍火工業操弄區域緊張,奧巴馬都比前任更為深入廣泛而又隱晦細膩。光是重返亞洲一事,就讓美國的軍火工業在百業蕭條裡脫身,在地緣政治上又可借由邊境矛盾激發周邊國家的緊張,制約中國。美軍基地持續在日韓澳等地擴建,軍火又不斷向亞洲輸出,這使得戰爭離我們並不遠。只要軍備不斷擴張,區域持續緊張,東亞和平隨時都有可能告終,這才是美國重返亞洲需要被揭示的真正意涵。

其實奧巴馬是精明的生意人。經濟仍陷低迷,眾人只關注其內政與經濟,他卻早透過外交與軍備,不斷為美國經濟找尋生機與出路。

在可見的未來裡,無論是經濟軍事外交等層面,中國都將逐漸握有世界舞臺的主導地位。重返亞洲看似成功,但畢竟像是走鋼索。此政策效應若推到極致,使局勢從緊張惡化到戰禍,美國也會深陷亞洲區域衝突的泥淖。一旦變成新舊霸主生死鬥,連生意也沒得做,將是重返亞洲宣告失敗之時。

“再平衡戰略軍事色彩濃

【日本《正論》月刊2013年1月號文章】題:奧巴馬第二任政權的對華政策(作者《產經新聞》駐華盛頓特別編委古森義久)

奧巴馬的新政權將於1月21日啟動。在其對外政策中,中國將成為最重要的對象。從大選中可見,“中國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外交問題。美國國內經濟以及失業等問題都受到“中國因素的重要影響。而且,美國的巨額財政赤字實際上是由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帶來的資金填補的。

奧巴馬政權當前對華政策的大背景是“重返亞太政策,體現在安全領域也就是“再平衡戰略,以展開軍事力量為主要內容。最近20年,中國在“現代化名義下進行大規模擴軍,這種行為的最主要目標就是美國。奧巴馬政權不得不改變了起初的對華“接觸方針,轉而採取軍事對策。2011年10月,美國國防部提出了“空海—體戰設想。針對中國強硬的對美軍事姿態,美國不得不採取積極提高攻擊能力的做法,以構建對華威懾。從這一點看,形容美中關係進入‘新時期的說法並不誇張。

不過,奧巴馬政權尚不願表現出與中國直接對決的姿態,時常還會體現出對中國立場的顧慮甚至讓步。例如,“空海一體戰的對手顯然是中國,但美國在正式說法中並未直接指明這一點。這種做法可以稱為“靈活,也可以看作是以“慎重為名的優柔寡斷。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網站1月3日報導】本刊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撒母耳·洛克利爾進行了專訪,他認為,隨著美國亞太戰略調整的繼續,它在該地區的戰略政策的一個關鍵焦點是與中國接觸,其目標是培養雙邊關係,更好地把北京整合到地區多邊安全構架當中。

洛克利爾說:“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形形色色的國際利益,我們希望向盟國保證我們也會照顧它們的利益。這就是戰略調整的意義,也就是我們在做的事情——因為美國也是一個太平洋國家。

因此,亞太戰略轉移的中心是與中國建立更牢固的關係。洛克利爾說:“全球安全環境所有重要的參與方都將不得不考慮今後幾十年美國與中國的關係,沒有什麼地方比亞太地區更重要的了。我們與中國有著趨於一致的利益,這是根本。

他表示:“我們希望有促進我們兩國以及亞太地區國家經濟健康的安全和穩定。希望能夠自由和暢通地使用海上航線、空域、網路空間及其他公共區域。我個人認為,中國老百姓想要的東西就是美國老百姓想要的東西:給孩子安全的環境和有一個美好的明天。兩國都必須承認我們都是全球社會的一部分,必須把重點放在共性上,促進共同的利益——並且嘗試是否可以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