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 沒有儀式,一樣是生活

亞太日報

text

10月31日晚,在美國洛杉磯,人們盛裝參加萬聖節狂歡活動。新華社發 趙漢榮攝。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 四四

萬聖節剛剛過去,太平洋兩岸的中國和美國,在這天毫不違和地度過了同一個節日。當然,隨着地球自轉一起過節的,還有其他大洲的小夥伴們。

中國這邊的年輕父母們,為孩子購置了扮裝服飾,和他們一起做南瓜燈;有些家庭甚至打破了不串陌生人家門的老傳統,敲着門去要糖。

在美國洛杉磯西好萊塢地區,盛大的萬聖節遊行已經上演了將近30年。今年的規模號稱全球最大,據說參加者有50萬人之多。我不由想起那些自己在洛杉磯生活的日子,去萬聖節遊行湊湊熱鬧是10月31日這天的固定習慣。約幾位好友,精心扮個修女、裝個女僕,混入滿眼望去都是牛鬼蛇神的人流中,隨意拉上個看對眼兒的造型合個影,和不認識的男女老幼們say個Hi,就是一晚上的內容。

畫了妖魔粧的遊客在廣州參加萬聖節體驗活動。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萬聖節這般過法,就是個古老的儀式。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其中的“HALLOW”,就是聖徒的意思。傳說,大約在公元前500年,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天回到故居地,從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以再生。而活着的人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鬼魂找不到生靈,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鬼魂嚇走。第二天,人們又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儀式,是對具有宗教或傳統象徵意義的活動的總稱。其實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古已有之。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包括祭祀、冠婚、賓客、軍旅、喪葬。一個完整的人生中,尤其是生、冠、婚、喪這四種儀式尤為重要。不僅如此,生活中還有大大小小的各種儀式,來提醒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們似乎也需要林林總總的儀式來區分年月的變化。

10月31日晚,在美國洛杉磯,一隻小狗在主人帶領下參加萬聖節狂歡。新華社發 趙漢榮攝。

就像是剛剛過去的萬聖節。每年臨近這個時間,街頭、商店、餐館的南瓜和鬼怪們就多了起來,不經意間提醒着——又一年到了,又一年過了。其實,不少古老的節日在時空流轉後的“命運”都是如此,不管是中國的春節過到了海外,還是西方的聖誕傳到了中國,越來越多地本無此習俗的人們都融在其中,即使年年歲歲花相似,但仍舊能感受到歲歲年年人不同。

有人說,人需要用“儀式”來建立一種身外世界與心中世界的聯繫,用實體的東西來承載感受;有人說,“儀式”能夠給人一種暗示,必須要認真地去對待這件事;還有人說,儀式具有渲染作用,用氣氛去感染或影響參與其中的人。

說白了,“儀式”是人們在生活中發洩情感、建立態度的一個實物媒介,無論是要表達什麼,都似乎要明明白白地標示出與其他日子的不同。那些在萬聖節和好友歡聚的人們,儀式是他們傳遞感情的渠道;那些和孩子一起刻南瓜的年輕父母們,儀式是他們專心陪伴孩子的理由。

10月24日,在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的南瓜農場,人們挑選南瓜以迎接即將到來的萬聖節。新華社發 趙漢榮攝。

人們喜歡儀式,大概是更喜歡儀式所賦予的那份特殊的內心感覺罷了。而若要把目光放寬到365天乘以24小時的生活中,儀式便似乎沒有想像中那樣不可或缺。如果非要用考試來提醒一個學期的結束,而不是在知識的積累中度過學年;如果非要用鮮花蛋糕來提醒一個紀念日的到來,卻忽略了生活點滴中的愛意;如果非要用放假來提醒該歡度節日了,而忘記了鍋碗瓢盆中的快樂,那麼再多儀式也無法串起一個完整的人生。

沒有儀式,一樣是生活。平淡如水,也甘之如飴。

作者簡介

四四,北京姑娘,80後,獅子座。

2007年一腳踏入新聞行業,一晃入行已經第9個年頭。

這其間,駐在美國洛杉磯近兩年半,不算長,掰着手指頭算算,既見識過高大上的美國大選、奧斯卡紅毯,也跟蹤過槍擊案、爆炸案、車禍,跑過警局、去過監獄……“不安分地”走過近20個州,往西到了夏威夷,向東逛了波士頓,北上進了西雅圖,南下看了邁阿密,大抵給美國劃了個圈。

如今,依然懷着一顆“十處打鑼九處有我”的心,四處走走停停、聊聊看看,現特在亞太日報開設專欄“邊走邊看”,希望能通過這個新媒體聚合平台,將路上的觀察和思考同大家分享。

因為和柳永同姓,自然多了幾分親近,也似乎沾染上了三變筆下的多愁善感。行走路上,曾在吳哥巴戎寺的“高棉微笑”下笑着流淚,也在巴厘島為情人崖的淒美故事神傷,還在佛羅倫薩烏菲茲對着提香發呆……

無論下一站在何處,只希望一路上,有我,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