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校園記者 | 兩岸三地傳播學者共聚中大 探討科技傳播與新媒體事件

亞太日報

text

【編者按】“APD校園記者”專欄開欄語

李大釗先生曾說,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

當今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輿論環境復雜多樣,人文環境千姿百態,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融互動日益加深。青年學生雖身處校園,但不以此為認知之限;雖未歷滄桑,但才思兼備,意氣風發;在價值多元化時代,他們勤奮學習、勇於探索、奮發向上,在各種社會活動中扮演者極為活躍的角色。

亞太日報攜手“香港青年通訊社”開辟“APD校園記者”專欄,為青年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平台,聆聽他們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承接他們目光中投射出的時代力量。

撰文|香港中文大學 範思憶

1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第九屆傳播學訪問學者計劃“傳播科技與新媒體事件”工作坊在中大新亞書院人文館舉行。來自國內外12所高校共12位傳播學學者參與工作坊,分享研究成果,探討當今社會傳播與新媒體事件。

(與會人員合影)

該工作坊將進行27日、28日兩天,邀請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楊國斌、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周葆華、香港大學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等十余位國內外傳播學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主持開幕禮,會議召集人陳韜文、邱林川主持會議。

此次工作坊以“傳播科技與新媒體事件”為主題,包含“中國國情下的比較研究”、“網絡情感動員”、“公共空間運動”、“推特、微博與方法創新”等幾個板塊組成。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周葆華教授以“新媒體事件——傳統媒體報道的多元性”為主題的演講,引起了與會學者熱烈討論,就新舊媒體的關系、媒體議程多元化、“草根發聲”“大眾輿論”的外部多元性等層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來自香港大學、台灣玄奘大學的師生代表也在討論中就現今兩岸三地的新媒體事件發表了經驗和意見。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周葆華教授)

(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胡泳)

據悉,本屆傳播學訪學計劃從2015年春天開始征集稿件,共收到了100多篇來自各大高校學者的傳播學研究論文,最終從中選出5篇代表,另外邀請7位兩岸三地的傳播學者攜自己的作品。12位學者將在中大訪學約一月時間,期間將舉辦多場研討活動,旨在深化對新媒體事件的研究和探討,為新媒體學術領域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周葆華教授表示,“大中華地區同文同種,但是又有不同的社會發展歷史、制度,這次的工作坊為兩岸三地的學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圍繞新媒體這個共同的主題,結合各地社會發展的一些特點,以一種比較的視野,增加我們對學科和社會的認識。”

會後,會議召集人陳韜文教授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已經連續舉辦九屆學者計劃,邀請兩岸三地的學者齊聚中大,並在此訪學一個月,討論學術議題。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學者聚在一起交流,通過相互探討,比較發現兩岸三地以至國外在對同一個媒介現像的理解和應對上的異同,也會讓我們對自己的學科乃至社會科學領域的一些問題了解地更加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