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官方改變了其以往對“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簡稱TPP)的消極態度,顯現出非常積極的姿態,表示要對TPP作綜合評估,對參加TPP的談判持開放態度。同時,美國方面也似乎改變了以往不明確的態度,表示在一定的前提下歡迎中國加入TPP談判。
如果中國開始TPP談判,中美兩國之間在此問題上達成共識,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可以說,中美兩國目前這種態度的轉變,無論對中美關係還是對整個世界經濟局勢來說,都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變化。
TPP並非美國創始。甚至可以說,早期開始的時候,TPP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跨太平洋的貿易集團。但一旦美國加入,TPP就完全變了貌,演變成為美國“重返亞洲的關鍵一步。而美國的“重返亞洲顯然和中國有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東盟(亞細安)國家的經濟貿易關係迅速發展,尤其是在建立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後,中國和東盟經貿關係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中國和東盟關係的迅速發展,改變了中美兩國在東盟的平衡局面,局勢開始向有利於中國的態勢發展。不過,應當指出的是,中國和東盟發展關係,並沒有任何意圖要排斥美國或者其他任何國家。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和韓國各自在東盟區域和中國的競爭。競爭的結果是,中國、日本和韓國各自和東盟形成了10+1機制。美國在東盟經濟影響力的“消退,主要還是美國本身的因素,而非中國或者其他因素。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霸權。這應當說是美國霸權的頂峰,其影響力達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當時,除了歐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同美國競爭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解體之後所出現的巨大國際權力空間,而歐盟和美國同屬西方陣營,並不構成真正的競爭關係。可惜的是,美國在成為唯一霸權之後,其權力缺失制約,開始犯重大的戰略錯誤。美國想“終結歷史,通過把西方式民主自由推廣到全世界,從制度上確立美國一霸天下。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武力開路,發動海灣戰爭,在南歐拓展民主空間。九一一恐怖主義事件之後,美國又把戰略重點轉移到全世界範圍的反恐戰爭。
不管怎麼說,美國的這種戰略變化,在很大程度上給中國一個很好的機會。中國面臨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把注意力集中在內部經濟改革和發展上,也就是中國所說的“一心一意謀發展。內部經濟發展不僅為外資提供了投資機會,而且在很短的時間裡,從一個資本高度短缺的國家,轉型成為一個資本過剩的國家,資本開始“走出去。亞洲尤其是東盟成為中國投資的其中一個重點。儘管美國在東盟仍然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但發展勢頭很難和中國相比。實際上,冷戰之後,美國和東盟兩者之間發展和深化關係,缺少實質性的動力。
1997至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和西方對亞洲經濟發展持非常悲觀的態度。但十年之後,也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亞洲作為世界經濟重心變成了現實。現在,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第三,印度正在崛起,東盟的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勢頭也非常好。可以預見,在今後很長一段歷史時間裡,亞洲一直會維持為世界經濟增長重心的地位。這就決定了美國的戰略西移。
美國“重返亞洲包括軍事和經濟兩個層面。在這兩個層面,美國的確擺出了一種要“圍堵中國的姿態。在軍事上,美國“重返亞洲針對中國的目標是不言而喻的。除了中國,本區域沒有一個國家的軍力,可以對美國的軍事存在構成任何意義上的挑戰,更不用說是威脅了。日本、澳大利亞等是美國的正式盟友,印度是准盟友。並且,美國為其軍事“重返亞洲論證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圍繞著南中國海的亞洲安全問題。在經濟層面,美國顯然要通過TPP的高標準,尤其是一些具體的條款(例如針對國有企業的條款)來制約中國。
鄭永年,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治、國際關係與社會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