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裁決”與三份文件——中國應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綜述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劉華、侯麗軍、魏驊)非法的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終於走完法律過場:在12日公佈的裁決結果中,仲裁庭全面倒向菲律賓前任政府炮製的仲裁訴求,得出“南沙群島無一能夠產生延伸的海洋區域”等荒謬結論。

在發佈會現場拍攝的中英文版《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7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兩天來,中方連續發表兩份聲明、一個白皮書共三份重要文件,從不同側面闡明觀點、宣示立場,既展示出維護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堅定決心,又彰顯出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爭議、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的誠意。

“不接受、不承認”

北京時間12日傍晚,裁決結果公佈後,外交部第一時間發表關於應菲律賓共和國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決的聲明,指出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這正是中方在相關問題上明確、一貫的立場。

2013年1月阿基諾政府單方面就中菲南海爭議提起仲裁以來,中方先後在各時間節點、場合表明立場,揭批仲裁案的非法性,加深了外界對這出“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的理性認識。

——菲方所提仲裁事項的實質是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領土主權問題,同時涉及中菲海洋劃界,而領土問題不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範圍,且中國早在2006年即根據公約將涉及海洋劃界等方面的爭端排除出強制爭端解決程序;

——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有關爭議,是中菲此前已達成並多次確認的共識,也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明確規定,雙邊協議和相關宣言都排除了包括仲裁在內的第三方方式;

——仲裁庭對事實真相置若罔聞,執意接受菲方無理主張,越權強推仲裁,這嚴重背離國際仲裁一般實踐,背離公約促進和平解決爭端的目的及宗旨,損害公約的完整性和權威性,侵犯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和公約締約國的合法權利。

整場“鬧劇”背後,是美日等國出於地緣政治考量,對仲裁案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菲律賓前教育部副部長瓦爾德斯就明確表示,整件事情由美國操控,“仲裁的唯一受益者絕對不是菲律賓,而是美國,他們是為了反對中國”。

外交部長王毅12日發表談話說,“這個充滿爭議和不公的臨時仲裁庭代表不了國際法,代表不了國際法治,更代表不了國際公平與正義。”中國選擇不接受、不參與仲裁,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據,恰恰是在依法維護國際法治和地區規則。

圖表: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新華社記者 盧哲 編制

南海真正的主人

“有時候,我看到雲彩倒映在海裏有波瀾,就知道前邊有島礁。”83歲的南海老漁民黃慶河曾在漁船上當過瞭望員,登上桅桿最高處,20海裏開外就能看到前面的島礁。

黃慶河來自海南省潭門鎮,對當地漁民而言,南海就是他們祖祖輩輩的“責任田”,也是埋葬了無數祖先屍骨的地方。作為南海的“原住民”,他們與這片海域有著割不斷的血脈聯繫。

12日,中國政府發佈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明確: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中國基於南海諸島主權擁有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中國在南海擁有歷史性權利。

王毅說,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不是今天才提出來的新主張,包括南海斷續線在內,都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客觀事實,為歷屆中國政府所堅持。任何勢力企圖以任何方式貶損或否定中方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都將是徒勞的。

12日,中國政府徵用一架民航飛機分別對南沙群島美濟礁、渚碧礁新建機場成功實施校驗飛行,顯示兩個新建機場具備了保障民航客機安全運行的能力,將為南沙群島人員往來、緊急救助等提供便利,為飛經南海地區的航班提供新的備降機場選擇。

7月13日,南方航空公司的客機降落美濟礁新建機場後,相關人員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此前,中國已陸續在南沙群島有關進駐島礁建設5座大型燈塔。燈塔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是中國履行相關國際責任和義務的體現,承擔著服務航海保障、海上搜尋救助、航行安全等功能。

白皮書說,中國積極提供國際公共產品,通過各項能力建設,努力向國際社會提供包括導航助航、搜尋救助、海況和氣象預報等方面的服務,以保障和促進南海海上航行通道的安全。

公道自在人心

13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白皮書,還原中菲南海爭議的事實真相,重申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一貫立場和政策,溯本清源,以正視聽。

從東漢的《異物志》到明清時期形成且沿用至今的《更路簿》,從1868年出版的英國海軍部《中國海指南》到1933年在法國出版的《彩繪殖民地世界》,從1946年中國政府指派高級軍政官員分赴西沙、南沙群島重立主權碑,到1956年美國駐臺外交官向中國台灣當局申請允許美軍人員前往中沙和南沙群島島礁進行地形測量……白皮書以詳實史料證明,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其行使主權和管轄,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和在南海的相關權益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承認。

在南海問題上,是非自有公斷,公道自在人心。

7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左)在發佈會上介紹白皮書。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一直關注南海問題的岡比亞《標準報》記者塞賽認為,歷史證據充分表明,南海諸島屬於中國。“菲律賓之所以選擇仲裁,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理虧,這就是為什么他們會尋求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幫助,通過國際仲裁來解決問題。”

近段時間以來,面對仲裁鬧劇,中方多個部門積極開展公共外交,用事實說話,讓國際社會更加深入了解南海問題經緯,贏得越來越多國際支持。

裁決結果公佈後,埃塞俄比亞政府隨即發佈聲明表示,支持中方關於根據雙邊協議和地區共識,通過直接協商談判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的立場。

當前,已有70多個國家公開表示理解和支持中方的立場和主張。新華社記者從中聯部獲悉,已有來自90多個國家的230多個政黨或政治組織公開表示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支持中國的聲音還在不斷增多、加大。

現在,仲裁鬧劇業已落幕。與此同時,菲律賓新政府做出一些積極表態,表示願同中國就南海問題恢復協商對話。

白皮書說,中國“在堅定維護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同時,堅持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爭議,堅持通過規則機制管控分歧,堅持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致力於把南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和合作之海”,這為南海問題最終解決指明瞭方向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