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GDP增速目标,让发展回归“民本”

新京报网

text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增速具体目标。报告中说,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微评:

不设定GDP目标,这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罕见。一方面,的确显示出今年国内外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另一方面,也给各地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不必一味追求数字增长,而是真正把着力点放在“六保”上,以保促稳、稳中求进。这其实是让发展回归“民本”。

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今年由于疫情全球性的大流行,“出口”这驾马车步履维艰,这也让大量中小微企业面临困境;而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又传导至就业,就业者失业或收入降低也将影响消费预期。而若执着于“投资”,既需要大量宝贵的资金,又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对于“救急”帮助不大。

因而,不设定具体增长目标,也体现出中央政府在复杂环境下的“底线思维”和清醒的“战略意识”。这种务实作风是当下迫切需要的。

当然,不设定增速不意味着没有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说明,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六保”将成为各级政府贯穿全年的目标任务。

在新的目标下,各级政府今年的施政重点也将不同以往,具体政策也要大幅调整,要紧盯“六稳”“六保”,弃掉那些一味为了增速而推进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花架子,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让民众和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归根到底,不设定明确增速数字目标,这绝不是责任的放松,只意味着对各级各地政府的考核将更全面、更实在,更以人为本、更实事求是;真正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