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智”理:“前进一步”让城市更有温度

中国新闻网

text

社区居委可在社区管理联勤联动微平台上直接发起“三会治理”会议 樊中华 摄

中新网上海4月16日电(樊中华 郁玫)“我们社区居委会有一个包括民警、城管执法人员在内的‘联勤联动工作室’,如有社区案件需要协助,我只需在联勤联动微平台APP上发起“三会治理”会议,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力量就会迅速到位,共同商议解决,”上海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委党组织书记舒征一边演示一边笑着说,“他们现在都属于我们社区治理的‘协同力量’。”

在居委会“联勤联动微平台”的屏幕上,社区治理体征、案件处置进度、预警信息等内容一目了然,数据变动间,繁琐的社区治理井井有条。

主动“前进一步”进社区

“居村吹哨,职能部门报到”,是上海城市数字化“智”理中的一个典型场景。作为城市居民聚集生活的“细胞单元”,社区一直以来面临着诸多治理难题:邻里矛盾形式多样、渊源难辨;彼此效仿的“破窗效应”高发;居民投诉处理流程冗长,情理上的“劝解”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事实上,大部分城市管理的投诉案件都来自小区居民,例如噪声、油烟、群租、占道经营、垃圾分类等等,因此服务好社区,就是在服务我们城市中的大多数人群,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称“浦东城管执法局”)信息指挥中心信息科科长钱佳敏说。

“这正是我们提出‘城管进社区’的初衷所在,”浦东城管执法局局长张立新说,“进社区”并不是要在居委会设立个办公室,把制度挂在墙上,而是真正地通过数字化手段去解决社区里的问题。

因此,浦东城管执法局一方面派遣执法队员“下沉”到社区工作,将其信息和联系方式张贴在社区每一个楼道入口处。

“由此居委会可以通过微平台快速调动协作力量,居民也可更加直接地找到我们解决问题,减少了先投诉至12345热线再流转到城管平台的时间,也节约了行政资源。”浦东城管执法局花木中队副中队长顾静说。

另一方面,浦东城管执法局在“浦东城管”APP和微信小程序上开发了“社区通”模块,面向全区居民开放,“一是给社区提供一个反映问题的渠道,二是督促执法队员要去适应做好‘社工’的角色,”钱佳敏说,“社区问题有不少是邻里矛盾,不能‘一刀切’地全部以执法形式去解决。”

对舒征来说,“城管进社区”让社区秩序日益提升。“我们127弄有一起群租扰民的投诉,投诉的小姑娘是会计,需要良好的休息,隔壁群租的人从事餐饮行业,每天晚11:00下班,会有很多噪音。之前我们找房东多次,都没有结果。‘城管进社区’后,分管执法队员潘少峰协助我们一起为房东普法,明示违法后果,将群租案件顺利解决,”舒征说,“小姑娘看到我们感谢得不得了。”

“城管‘前进一步’,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案件,将它处理在萌芽状态。通常违法行为一开始不制止,就会引起更多效仿,导致事情发酵,再处理就需要动用更多的资源。”顾静说。

城管执法队员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张贴在社区每一个楼道入口处 樊中华 摄

** 激活“神经末梢”的自治**

数字化让城市管理精准到每一个“神经末梢”,同时激活了更多的“自治意识”。

舒征坦言,方便的反馈渠道和即时响应,让具有法律意识的居民更加主动地去反应问题,主动维护小区秩序,共同参与小区建设。

浦兴中队中队长姜伟是一名从业27年的“老城管”,他的辖区以“社区连社区”、人口密度高著称,“老社区和1700多家老旧的小店业态使群租、克隆车、占道、油烟等问题不断,一直以来都是管理难题,现在数字化转型让执法线上化、标准化、零接触,可以利用后台大数据、巡查车和固定探头等采集分析违法事件,形成证据链,执法流程明显加快。”

姜伟注意到,数字化实现执法“全覆盖”后,浦兴街道的投诉案件量呈现出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街面秩序类案件现在已经大大减少,但如噪音、光污染、绿化等‘新投诉’开始增多,这说明基础环境变好后,老百姓会自觉追求更好的生活,更愿意去主动改变我们的城市。”

更多的管理新思路“前进一步”而诞生,成为提升上海城市温度的阵阵“暖风”。

“以前我们为了宣传经常把水果摆在店外,一不小心被城管执法人员看到了,就会来催促整改、罚款,双方都不开心,现在我们知道有流动巡查车在时刻监督,收到一次警告短信,就会特别注意,城管队员也会帮我们想其他的方式宣传商品,避免跨门经营,”在川周公路开设果蔬店的邵娇说,“这样接触多了,大家关系也挺好的。”

“数字化提升了执法效率,节约了执法成本,我们可以更多地去做普法教育,告知老百姓违法的严重后果,对于真正有难处的执法对象,也有更多精力去帮他们想办法解决。”老港中队一线执法队员谈博说,数字化是执法工作的一个“倍增器”。

他举例一个经常违法占道经营的流动小商贩,“责令改正、签承诺书等等方法都用了,但他总说是外地人,家庭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罚款是无法解决根本矛盾的,于是我们帮他联系了设置在菜市场旁边的临时疏导点,规定在特定时间可以设摊卖菜,一举两得解决了问题。”

顾静同样认为,科技手段的运用带来了执法思维的改变,以及与整个城市新发展相匹配的创新空间。

“例如叮咚买菜、共享单车等新兴行业的出现,会使我们不断遇到新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定位频发区域后,我们会规定在固定时间可以占道进行货品分拣,以固定探头进行监督,这样既考虑到行业特点、民生需求,也保证街道的整洁便利,”顾静说,我们的责任是通过不断创新,让城市管理兼备效率与温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