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 | 中英合作推動再生醫學產業前景廣闊 ——專訪牛津大學華人教授崔占峰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張雪洲)英國牛津大學首位華人終身教授崔占峰日前在香港接受亞太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加劇,“不可治療的病”越來越多,再生醫學產業前景廣闊,中國在再生醫學領域的科研成果很多,應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抓住市場化商機,加速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英國牛津大學首位華人終身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士崔占峰。

崔占峰長期從事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並於2013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去年10月,作為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期間中英生命科學重要合作成果,中國再生醫學以企業冠名贊助的合作模式,與牛津大學聯手成立承擔企業項目的研發中心,聯合建立生物醫學研究尤其是再生醫學研究的科研轉化及商業化戰略平台。

作為研發中心主任,崔占峰對過去一年中心發展取得的成果表示滿意。再生醫學是多學科交叉領域,需要堅固強大的專業團隊。目前已基本建成國際化科研團隊,成員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西班牙、印度、牙買加、越南等國,可以說集中了世界各國最頂尖的年輕科學家。

除了借助牛津大學搭建一流科研人員平台,研發中心在專利申請方面也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正在進行三項組織工程領域的專利發明申請,專利範圍覆蓋歐洲、美國、日本和中國等”。崔占峰表示,研發中心現已形成短線、中線和長線研發規劃體系,綜合覆蓋專利研發申請、生物材料開發和神經修復、癌症免疫治療等項目領域,為企業的市場化發展奠定了具有尖端科技支撐的基礎。

崔占峰在中國再生醫學牛津大學技術研發中心。

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猶如科研成果與市場化的縮影。崔占峰認為,研發中心的角色是搭建溝通橋樑,凝聚對科研課題和市場投入的理性共識,“技術推力和市場拉力一推一吸,才能湊成技術的良性轉移”。

他認為,包括中國在內,再生醫學科研成果實際很多,在幹細胞等領域都有很多優秀科研,但目前真正實現產業化轉化的卻很少。這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人才制約——從科研到產業化之間有很多工程技術問題,需要靠有生物醫學背景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解決,但目前這種跨學科人才在世界範圍都較為短缺,“搞工程的不懂幹細胞,研究幹細胞的只管搖試管”;二是資金制約——生物醫學為各國藥品監管機構嚴格控制的產業,且需要大量財力和時間成本,動輒數以億計,非一般高校或企業所能負擔。

今年5月,英國廣播公司推出專題片“中國的科學革命”,中國再生醫學開發的豬角膜移植技術,被評為中國五大科研項目,在再生醫學國際領域引起廣泛關注。這一名為“艾欣瞳”的生物技術目前已在臨床取得成功,移植手術成功率在90%以上;此外,中國再生醫學開發的組織工程皮膚“安體膚”,也已成功應用於天津港爆炸事故、台灣塵爆等傷者皮膚移植手術。崔占峰認為,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升,從癌症治療、組織修復到幹細胞儲存,再生醫學領域前景非常廣闊,而未來中國將成為這一領域的市場主導。

“國外生物醫藥領域最大制約是病人太少、市場太小,以英國為例,過往模式基本為在英國進行科研創新和技術註冊,再去美國利用其人口眾多和私立醫院進行市場化。現在中國有這麼多的病人,蘊含著新的商機——把市場化從美國轉移到中國。”崔占峰說。

他說,國外生物醫藥領域最大制約是病人太少、市場太小,以英國為例,過往模式大多為在英國進行科研創新和技術註冊,再去美國利用其人口眾多和私立醫院進行市場化。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再生醫學在中國市場發展含著新的商機,應該把市場化從美國轉移到中國。在這方面,中英之間在推動再生醫學產業發展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

他認為,香港在再生醫學領域具備很多優勢條件,包括良好的法治建設、語言和資金優勢、高校的科研實力以及自由港地緣優勢,有望在中西方之間發揮科研成果向市場轉化的橋樑作用,發展為亞太地區大健康平台中心,從而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