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越研究肠道细菌,就越发现它们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影响着生理健康与幸福,更影响着我们的想法和情绪。迄今为止,大部分针对肠道微生物如何影响情绪的研究都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科学家发现,啮齿动物的肠道细菌成分会影响其行为。
如今,一项新研究发现,两种肠道微生物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反应。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有证据表明:在健康人身上,微生物成分和行为差异存在关联。
UCLA的研究人员招募了40名健康女性,年龄在18-55岁之间,并采集她们的粪便样本。根据微生物成分分析结果,她们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拟杆菌含量较高,另一组普氏菌属含量较高。随后,研究人员为她们呈现各种图像,旨在激起积极、消极、中性的情绪反应;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她们的大脑。
结果发现,拟杆菌含量较高者的额叶皮质和脑岛的灰质较厚,且海马体较大——前者负责加工复杂信息,后者与记忆有关。普氏菌属含量较高者虽上述区域体积较小,但负责情绪、注意、感觉的大脑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强。观看消极图像时,普氏菌属含量较高者的海马体活动较弱;但看完照片后,他们所感受到的焦虑、痛苦、烦躁程度更高。
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由于海马体能够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因此,若海马体体积较小,那么消极图像就可能引起更大的情绪冲击。
这种变化也许会导致人们在编译新刺激的背景细节时缺乏特异性,这种缺陷出现在多种精神疾病中,包括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尽管本研究的实验对象都很健康,但这种模式可能代表着某些易感因素。
不过,我们要记住,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很小。因此,研究人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采集更多人的数据,才能够真正理解个中情况。但显然,我们的肠道微生物和情绪感受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
(来源:煎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