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顯示2011年至2013年全球植被生長狀況好於常年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羅沙

顧瑞珍)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此間發佈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3年度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3年全球和中國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好於常年。

據介紹,《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3年度報告》分為“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大型陸表水域面積時空分佈”、“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和“城鄉建設用地分佈狀況”四個主題,在大量採用國際上廣泛認可的遙感數據之外,更加注重利用中國國內已初具規模的國產衛星數據積累,為地區和全球環境變化比較分析、科學研究等提供了基礎信息。

報告顯示,1982年至2012年全球植被生長總體呈現“溼升幹降”的時空演變規律,這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1982年至2012年全球各大洲和全球各主要生態系統類型陸地葉面積指數(LAI)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11年至2013年全球和中國陸地植被生長狀況總體好於常年,其中中國實施的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如“三北”防護林工程等對部分區域植被生長狀況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報告說,2012年全球面積大於25平方公里的湖泊和水庫等大型陸表水域最大面積為190.9萬平方公里,佔全球陸表總面積的1.39%,其中北美洲面積最大,大洋洲面積最小。中國大型陸表水域面積排名亞洲第一,其中青藏高原湖泊面積總體上呈現增加趨勢,長江中下游湖泊群面積變化受降水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鄱陽湖和洞庭湖水域面積年際變化大,總體呈現明顯萎縮趨勢。

報告表示,近五年,全球水稻和大豆產量穩步增長,小麥和玉米產量2013年大幅增長。根據2014年第一季度監測結果,2014年南半球小麥總產量增長明顯,預計2014年大宗糧油作物供應形勢向好。

報告同時顯示,2010年全球城鄉建設用地總面積為118.75萬平方公里,佔全球陸表面積不到1%,2000年至2010年全球新增城鄉建設用地近半數分佈在中國和美國。中國受快速城鎮化影響,城鄉建設用地增加顯著。從全球來看,發達國家人均城鄉建設用地為欠發達國家的5倍以上,全球新增城鄉建設用地的土地來源半數是耕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