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青蒿素:對抗寄生蟲病

亞太日報

text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獎名單:中國藥學家屠呦呦(Youyou Tu)、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及日本藥物科學博士聰大村(Satoshi Ōmura)

據國外媒體報道,北京時間10月5日傍晚17:30分,來自諾貝爾獎官網的消息,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今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名單出爐,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日本藥物科學博士聰大村(Satoshi Ōmura)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Youyou Tu)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需要注意的是,這三位科學家並不是均分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威廉-坎貝爾和聰大村分享一半,另一半給了屠呦呦,這說明屠呦呦在本屆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中的分量是挺大的。

在研發方向上,威廉-坎貝爾和聰大村的貢獻是對一種由蛔蟲寄生病引發的感染采取了新的療法,而屠呦呦則是發現了一種對抗瘧疾的新療法。屠呦呦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療法,這種藥物表現出讓患者群體明顯降低死亡率的特點,其貢獻是巨大的。威廉-坎貝爾和聰大村的貢獻是發現了一種新的藥物,名為阿維菌素,其衍生產品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絲蟲病的發病率,同時還能有效對抗其他寄生蟲病,治療效果顯著。

這兩個發現讓人類對抗疾病有了新的武器,每年因此獲救的人數可達到數百萬計,對改善人類健康、減少疾病對人體產生的痛苦方向具有無法估量的意義。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是個生物大家庭,微生物對人類而言有利好的群體,也有不利的一面,一些塊頭較大的大型動物往往被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致死,多種寄生蟲疾病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巨大的威脅。根據統計,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寄生蟲的折磨,其中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較為常見,還有南亞、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地區,這些地區的國家相對落後,在疾病防控方面出現較大的漏洞。河盲症和淋巴絲蟲病是兩種由寄生蟲引發的疾病,其中河盲症由旋盤尾線蟲感染所致的,可導致角膜慢性炎症,重則失明。

如果說河盲症導致的是眼部疾病,那麼淋巴絲蟲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全球有1億人口遭遇這種疾病的折磨,引起慢性腫脹,臨床表明此病會出現淋巴水腫和陰囊積液,由班氏、馬來和帝汶絲蟲等引起,導致淋巴管阻塞,同時產生一系列的並發症。瘧疾的出現使得人類又增添了一個勁敵,瘧疾的受感染人群更大,全球超過34億人口受到瘧疾的威脅,每年有45萬人口因此受到威脅,主要是兒童。瘧疾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可出現周期性規律發作,不同瘧原蟲產生的問題還有差異,可多次、長期發作。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類對抗這些疾病的藥物並沒有出現較大的突破,但是今年的三位獲獎者從根本上改變了這個情況,因此我們將此獎授予他們。聰大村是日本微生物學家,擅長於中天然物質中分離藥物,其開發了獨特的方法可以用於大規模培養並從土壤樣品分離鏈霉菌的新菌株。聰大村在實驗室內通過千上萬鏈霉菌培養物篩選出一些較有發展前途的菌株,這就是阿維菌素的來源。

威廉-坎貝爾作為寄生蟲生物學方面的專家,收購了聰大村的鏈霉菌培養技巧,並深度發掘其中的功效。威廉-坎貝爾發現培養群中有一部分針對家畜和牲畜寄生蟲非常有效,純化後提煉出更有效的化合物,可有效殺死寄生蟲幼蟲。總的來說,大村和坎貝爾的發現讓人類獲得了抗寄生蟲病的新藥物。

對於瘧疾而言,傳統的治療為氯喹或奎寧,但是到了1960年代後期,瘧疾又開始有所抬頭。屠呦呦轉向傳統中草藥發展新的瘧疾治療方法,她從草藥中提取出青蒿素,對瘧原蟲非常有效。青蒿素是一種新型的抗瘧疾藥物,可以在瘧原蟲發展階段就快速殺滅它們。阿維菌素和青蒿素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寄生蟲病的治療,具有有限的副作用,在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使用廣泛,是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大壯舉。

威廉-坎貝爾1930年出生於愛爾蘭,1952年獲得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學士學位。1957年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博士學位,1957年至1990年,在默克研究所進行治療性研究,1984年至1990期間作為分析研究和開發部門的高級科學家和主任。目前威廉-坎貝爾是美國新澤西州德魯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名譽研究員。

日本藥物科學博士聰大村出生於1935年,日本公民,1968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1970年獲得東京理科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從1965年至1971年,聰大村在Kitasato研究所擔任研究人員,1975年至2007年在Kitasato大學擔任教授。至今仍然是Kitasato大學名譽教授。

屠呦呦出生於1930年,中國公民,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系,從1965年至1978年她是助理教授,2000年後一直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