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研究称中国限制湄公河上游流量,引发下游多国干旱》的文章称,湄公河“这条世界上最丰产的河流之一正在遭受干旱”,原因是“北京的工程师似乎通过限制其流量,直接导致了创纪录的低水位”。4月21日,中国外交部对此回应表示,这篇报道与事实不符,指责中国“把控上游”更是毫无根据。澜湄流域是澜湄六国的流域,澜湄水资源合作大计理应由地区国家自己主导。
近些年,随着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国家合作的不断提质升级,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抹黑澜湄次区域合作的调门也在升高,并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叙事路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拿中国正常的水资源开发活动做文章,刻意制造出一种中国作为上游国家,能够“掌控”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的观感。为了达成这样的效果,一些西方报道往往会价值观先行,有选择性地拼凑材料,甚至不惜扭曲事实来实现“下游干旱—上游拦水—中国蓄意”的逻辑自洽。比如,《纽约时报》在这篇报道中所引用的“地球之眼”的研究报告十分可疑。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等多家外媒报道,“地球之眼”的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务院“湄公河下游倡议”资助的,而抹黑中国水资源正常开发活动,挑拨中国与流域内各国关系是其一直以来的论调。
事实上,澜沧江出境处年均径流量仅占湄公河出海口年均径流量的13.5%,湄公河水量主要来自中国境外湄公河流域。加之降雨量减少、非正常季风和极端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因子造成整个流域内出现旱情,把下游国家的旱情归咎于中国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共克时艰是中国与流域内国家应对旱情的态度。据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从去年至今,身处澜沧江流域内的两省遭遇旱情,不仅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小影响,当地饮水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在同受旱情的情况下,中国积极与下游国家协调,紧急增加澜沧江下泄流量,实际上为缓解当地旱情作出了积极努力。而这样“暖心”的画面曾在澜沧江-湄公河上多次上演。2010年中国云南省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时,以及2016年澜沧江梯级水电站入库流量仅为5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情况下,中国克服重重困难,紧急调度,回应下游国家关切,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广西社科院东南亚所副研究员杨超表示,在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分配问题上,中国不搞以邻为壑。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同饮一江水,一贯高度重视与有关国家保持良好沟通。
目前,澜湄国家之间已建有成熟的沟通机制,其中,水资源合作一直是澜湄合作的重点领域。2016年3月,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通过《三亚宣言》,将水资源合作列为澜湄合作5个优先领域之一。2018年1月,各国领导人审议通过了《澜沧江—湄公河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要推进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建设,加强澜沧江-湄公河洪旱灾害应急管理等举措,进一步确定了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努力方向。2019年12月,首次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会议通过了题为《澜湄水资源合作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的成果文件,为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铺平了道路。正如与会的缅甸交通与通讯部常务秘书温凯所说,“这次会议是个新的里程碑。”
无论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如何挑拨离间,都无法阻拦中国与流域内国家相向而行,进一步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前进步伐。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