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聖保羅7月10日電
題:激情與理智之間——巴西世界盃半決賽述評
新華社記者吳俊寬
姬燁
一場是令人錯愕的7:1“慘案”;一場是令人失望的點球決勝。巴西世界盃上的兩場半決賽,走向了激情和理智的兩個極端,展現出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足球理念。
巴西隊與德國隊之間的半決賽是充滿激情的對決,儘管比賽結果對東道主來說顯得過於殘酷。缺少了當家球星內馬爾和後防中堅席爾瓦的巴西隊並沒有像外界預想那樣採取穩固防守、待機而動的保守戰術,而是從開場哨響的那一刻起就大舉進攻,試圖在對攻中擊垮“德國戰車”。在排兵布陣上,主帥斯科拉裏也沒有用攻守均衡的威廉或守強於攻的拉米雷斯頂替內馬爾,而是選擇了更偏重進攻的伯納德放手一搏。
“大菲爾”的戰術是勇敢的,同時也是魯莽的。把握機會能力超強的穆勒開場11分鐘就利用角球機會率先破門,更加把巴西人推上了一條瘋狂進攻的險路。在細緻嚴謹的德國人面前,桑巴軍團“壯士斷腕”的豪情最終演變成“英勇赴死”的悲壯。7分鐘之內德國隊連灌四球,5:0的驚人比分讓比賽在上半場結束時就早早失去懸念。而德國隊中36歲的“四朝元老”克洛澤也打入了個人世界盃決賽階段的第16球,一舉超越“外星人”羅納爾多,在世界盃總射手榜上冠絕群雄。
下半場,巴西隊更加瘋狂地發起反撲,軍紀嚴明的德國隊也絲毫不放棄任何擴大比分的機會。當比分最終定格在7:1,臨時隊長路易斯等巴西球員和現場很多巴西球迷都是淚流滿面。熱情似火的巴西人為他們的激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貝洛奧裏臧特米內羅球場發生的7:1慘案在巴西人心中刻下了永遠難以撫平的傷痕。
相比之下,在阿根廷和荷蘭這對老冤家之間進行的另一場半決賽被深深打上了實用主義和功利足球的烙印,絲毫尋覓不到狹路相逢的火藥味和快意恩仇的灑脫。儘管場上雲集了梅西、伊瓜因、羅本、範佩西等一眾叱吒風雲的巨星,但是從開場伊始兩隊似乎都抱定了把比賽拖入點球大戰的決心,就像兩個武功蓋世的絕頂高手一心用猜拳的方式來決定勝負一樣令人失望。雙方的戰術都是以確保不丟球為最高目標,90分鐘的常規時間和30分鐘的加時賽乏善可陳,沉悶的比賽味同嚼蠟,完全無法與1998年法國世界盃上的那場經典對決相提並論。
整場比賽兩隊一共完成了15腳射門,其中還有半數打偏。反觀巴德之戰,兩隊共奉獻了32次射門,25次命中球門目標。激情足球與理智足球之間的區別一覽無遺。阿根廷門將羅梅羅最終憑藉點球大戰中的兩次成功撲救當選全場最佳球員,而在120分鐘的比賽時間裏,羅梅羅一共只做出了一次真正的撲救。
其實激情也好,理智也罷,主教練們有權決定球隊的戰術理念,只是足球的美妙之處應該不止於勝負。也許兩場半決賽下來,只有德國隊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巴西隊輸掉了比賽,荷蘭和阿根廷輸掉的可能是很多球迷的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