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 | 香港應居安思危 加強與深圳創新合作提升競爭力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發表最新一份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在可持續競爭力中繼續排行第一,但在綜合經濟競爭力則連續第二年跌落第二位,屈居深圳之後。而瑞士洛桑管理學院30日發表的2016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在全球競爭力的排名則重新位列第一名。

香港輿論及各界人士紛紛指出,各類競爭力排名榜標準、角度、重點各有不同,香港在其中所佔據的位次有高有低,並不奇怪,這恰恰反映他們對香港的優勢和隱憂的看法。面對激烈競爭,香港應保持居安思危的態度,善用自身優勢,積極增強與內地城市合作,抓住國家發展機遇,保持發展勁頭。

《大公報》31日發表題為《增競爭力刻不容緩》的文章指出,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表的最新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再次位列第一,這或許與物業資產價格與租金見頂回落有關,有助降低營商成本。不過,這依然不能掩蓋香港創業科技發展大落後的客觀事實,尤其是內地一線城市創新產業勢頭淩厲,對香港構成相當大的競爭壓力。

文章指出,香港不能坐以待斃,加快創新科技以及產業升級轉型、融合內地經濟發展大潮,是提升競爭力不二之法。在創新科技產業發展方面,香港必須加倍急起直追,更重要的是要制止損害香港投資與營商環境的行為,包括以較為激進及違法的方式去反對政府政策,不利於整體社會和諧與穩定,打擊外資對香港投資的信心。

《文匯報》發表題為《不妄自菲薄失信心 勿固步自封吃老本》的社評指出,香港在國際競爭力排名的優異表現,得益於本地發達的銀行和金融系統、鼓勵創新的政策,以及完善的機制、簡單的低稅率和資本自由出入的便利等一系列優勢。更重要的是,香港長期為內地提供外國直接投資和進入全球資本市場的門戶,這一獨特的“超級聯繫人”角色贏得不少加分。

社評同時指出,社科院報告提到,香港在經濟規模、知識城市競爭力、信息城市競爭力方面落後於內地多個城市,綜合增量競爭力指數較去年第三十二位繼續下滑,不僅落後於北上廣,也被中西部的重慶、成都和長沙等城市超越。香港在肯定自身優勢、保有自信和樂觀的同時,也應提高危機感,努力彌補不足。

《香港商報》發表時評文章指出,深圳近年創科發展一日千里,成績有目共睹。而香港的基礎條件並不弱,最近也已開始重視創科產業,許多支持措施相繼出臺。然而,受制於種種因素,舉其大者莫如在“拉布”阻撓下,創科局竟然延至去年才獲通過成立。另外在法律配套等方面,也見滯後於市場步伐,以致整體發展相對較遲較慢。在不進則退的情況下,香港無疑已大大落後,必須馬上急起直追。須明白的是,這已不是龜兔賽跑的故事,今日深圳再非昔日吳下阿蒙。

文章指出,港深之間並非僅僅是競爭關係,更多的是優勢互補、互利合作的關係,尤其是在創科發展方面,更非零和遊戲。兩地若能加強合作,強強聯手,肯定能把餅做大,一起提升創新競爭力,共同分享更多創新紅利。

香港各界人士也紛紛指出,面對深圳等地在創新創業等方面的迅速冒起,香港要正視當前社會存在的問題,加強與內地尤其是與深圳的合作,共同提升創新競爭力。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31日表示,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表的2016年世界競爭排名中香港重新取得第一名,是基於香港對提供有利營商環境的堅持,而香港也是外資進入中國內地最強大的經濟體門戶,加上香港擁有低稅率及簡單稅制,也鼓勵創新。市民對香港經濟要有信心,如能把握機遇,減少內耗,相信可以抵禦全球經濟下行壓力。

對於社科院發佈的競爭力報告,梁振英錶示,深圳在創新及科技方面,近年來有突飛猛進的成果。深圳的發展策略和他們取得的成果,都是香港參考的榜樣。而香港和深圳之間在創新和科技方面也可以好好合作,我們非常願意和深圳在這方面繼續探討合作的空間。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助理教授夏春表示,一直以來,金融與旅遊相關產業是香港支柱產業,但非法“佔中”加上之後的反對內地“個人遊”的各種行動,讓中小企業和小市民的利益大受傷害,零售業進入寒冬,估計下半年會出現結業潮和裁員潮。假如香港經濟下行,社會矛盾將更加明顯,因此港人必須居安思危。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沈建法表示,未來一年香港將繼續受到外圍不確定因素影響,因此需挖掘自身的比較優勢,在“一國兩制”下,借助國家“一帶一路”的機遇和“十三五”規劃,積極加強與內地合作,特別是跟深圳攜手科技創新合作,不斷提升產業競爭力和改善經營環境,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壯大新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