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在9月4日揭曉的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的議會選舉中,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再次失利,第二大黨的地位被持反移民政策的德國選擇黨取代。德新社消息指,這表明“默克爾充滿爭議的移民政策未得到更多選民支持”,反對當前移民政策成為德國社會主流性的輿論。選舉中大贏的德國選擇黨為什麼風頭強勁?默克爾的移民政策對基民盟負面影響多大?將如何影響默克爾執政前景?新華社前駐柏林記者吳黎明對此解讀。
家鄉百姓為啥不滿默克爾?
根據官方計票結果,基民盟得票率為19%,是本世紀在該州選舉表現最差的一次。選擇黨獲得20.8%的選票,與基民盟聯合執政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獲得30.6%的選票,仍然是議會第一大黨。
9月4日,基民盟總書記彼得·陶貝爾在柏林講話。圖:新華/法新
根據這一選舉結果,如果社民黨和基民盟選擇繼續合作,就能組建聯合州政府。不過社民黨並未在第一時間明確這一選項,從而使情況變得敏感。
對這一結果,基民盟總書記彼得·陶貝爾坦言是“苦澀的失敗”。他也承認主要原因是默克爾採取的對難民開放邊境導致的民眾不滿。
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位於德國東部,是默克爾的選區。20多年前,她就是從這裡走上政壇的。
這不是基民盟首次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的選舉中失利。2011年,基民盟及其聯邦執政盟友自由民主黨均遭遇挫敗。基民盟得票率剛過23%,當時對基民盟選情不利的主要因素是歐元區經濟危機。默克爾的一些對歐元區政策遭到選民的反對。
這次選舉中,極右翼的國家民主黨出人意料地失利,未能得到進入州議會所需的5%選票門檻。德新社的分析是,選擇黨拉走了部分極右翼選民的選票。
反移民政黨為啥很拉風?
德國選擇黨主席弗勞克·彼得裡表示,她領導的政黨取得勝利,“是總理災難性移民政策的結果”。她表示,選民通過投票,“將基民盟打回原形”。
9月4日,德國選擇党支持者得知選舉結果後反應。圖:新華/法新
德國選擇党初創於2013年,當年9月首次參加聯邦議院(即德國議會下院)大選就獲得4.7%的得票率,引發關注。該党成員的構成頗為複雜,其中有不少人來自基民盟和自民黨,該党發言人(即領導人)貝恩德·盧克曾是具有33年黨齡的基民盟成員。同以往聯邦和地方選舉一樣,選擇黨吸納選票的方式主要通過“吸收”其他黨派陣營的“反叛”和“邊緣”人員,這也同該黨的政策取向有關。初創之時選擇黨的主要訴求是針對歐洲債務危機不斷惡化提出反歐元倡議,從而得到了部分選民的認同和支援。難民危機出現以來,選擇黨再次擔當部分民眾怨氣的代言人,並因此捆綁了基民盟偏右直至極右分子之間的全部右翼勢力。儘管很大程度上仍缺少拿得出手的候選人和綱領,但是排外、對精英階層和主流社會的不滿,使選擇党成為具有號召力的抗議性政黨,在選舉中保持勢頭。
吳黎明認為,德國選擇党迎合了德國社會的右翼民粹主義思潮,其強硬反移民的政策成為票倉誘餌,這是直接因素。
吳黎明認為,從技術上來說,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崛起讓德國選擇黨等非主流政黨有著宣傳、推廣自己的輿論平臺,報紙、電視臺、電臺等傳統媒介對其“冷處理”已經無法阻止該黨對民眾的熱公關。
從深層次看,民粹主義近年來席捲西方,德國民眾對基民盟和社民黨輪流坐莊的精英政治有些厭倦和不滿,支持“新面孔”成為一種新潮流。以前綠党的一度崛起也同此理。
默克爾為啥很受傷?
德國媒體普遍認為,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選舉是一張“試紙”,檢驗選民多大程度上接受默克爾的移民政策。去年9月初,默克爾幾乎是一意孤行地決定對主要來自敘利亞的幾十萬難民開放邊境,並表示德國不打算為尋求保護者的數量設立上限。這一人道主義舉動導致上百萬難民湧入德國,之後出現的當地居民同難民之間的摩擦以及連續在德國發生的襲擊事件,導致越來越多的德國民眾抱怨默克爾的移民政策。
德國政治學者卡爾·科特接受德國電視二台採訪時說,民眾普遍認為開放邊境是默克爾自己(決定)的政策,因此她必須親自解決這個問題。
吳黎明認為,從道義上說,難民政策讓默克爾成為難民們的“特雷莎修女”,但從政治上說,這可能成為默克爾的“滑鐵盧”。
吳黎明說,最讓人擔心的是,基民盟姊妹党——巴伐利亞州的基督教社會聯盟一直反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雙方關係劍拔弩張,暴露出黨內的分裂。
吳黎明認為,當下的默克爾有些內交外困,但家鄉地方選舉的失利不會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就默克爾個人而言,青史留名或許比連任更重要,難民政策更多是聽從其內心而非從政治得失上權衡。本來,若隨大流在難民問題上採取更加靈活的對策,支持率一直很高的默克爾連續第四次當選幾乎板上釘釘。當前,難民湧入德國的數量在劇烈遞減,默克爾的壓力沒有之前大,她的一些政策也在微調。接下來,默克爾會調整、觀察,德國其他政客們也在觀察、等待。畢竟,現階段基民盟裡還找不到能挑戰默克爾的對手。
政治學者卡爾·科特也認為,默克爾從政經驗豐富,假如不做調整,難民政策會繼續對她造成傷害,但默克爾的政策迴旋空間還比較大,時間也算寬裕,“她還有一年時間,她能夠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