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山東省煙臺市南大街一家金店的工作人員在展示一款黃金“月餅。中秋節將至,煙臺各大金店紛紛推出造型逼真、工藝精美的“黃金月餅搶佔節日市場。新華社發
中秋國慶雙節臨近,用金銀打造的月餅型工藝藏品正在取代傳統的食用月餅成為暢銷的饋贈禮物,引發中國人對禮品經濟暗藏腐敗隱患的擔憂。
在北京莊勝崇光百貨,用純金和純銀打造的“國寶中秋金銀月餅系列擺放在金一文化發展公司的櫃檯內,小小月餅重量雖輕卻價格不菲。6枚10克的黃金月餅,一套25740元;兩枚50克的黃金月餅,一套42900元。擺在櫃檯最顯眼位置的金月餅上還繪製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圖案。
售貨員說,四萬多元的金月餅賣到只剩兩套,兩萬多元的僅剩最後一套,購買者大多是團體客戶。
除實體店面外,登陸中國民生、光大等銀行的信用卡商城,消費者同樣可以看到同一品牌的金月餅正以電子商務的途徑出售,某套裝售價31888元,顧客可全款購買,也可分3期、6期、12期支付。
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也在各地紛紛推出了同類產品,並且銷售成績不俗。
伴隨著金銀月餅的熱銷,中國網民在網際網路上議論紛紛。網友“藍天白雲3215說,“又是送禮的伏筆,誰會去買金月餅放餐桌上;網友翟建輝表示,“金銀月餅送禮應該追根問底,是反腐敗的一條好線索……
另一方面,也有某金月餅銷售門店店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金銀月餅與腐敗畫等號的說法不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黃金有著吉祥富貴的寓意,同時,在全球經濟疲軟、國際金價看漲的背景下,黃金防通脹、抗風險、保值的功能也是消費者青睞的一大原因。
馳宏國際商貿有限公司分析師吳錚錚對記者說,黃金是國際化的投資品種,在百姓投資理財的配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保值作用。在中秋、國慶節這樣的中國重要節日,“黃金月餅的出現豐富了禮品市場的格局,可以看做黃金工藝製品與中秋題材結合的創新。
吳錚錚同時指出,黃金月餅的持有者未來如需回購變現,就要付出高於一般標準金條的手續費、折價費,影響實際收益。此外,購買者還應注意到,市面上的黃金月餅是否是有著國家權威機構認可的標準金,未來是否存在長期有效的正規回購渠道。如果這些黃金製品在含量、回購渠道上存在疑問,其實際的保值功能將大打折扣。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人情社會,親朋好友在重要節日饋贈禮品的傳統比較悠久。同時應看到,雖然近年中國經濟發展了,但大部分人的消費水準並未達到買金銀月餅的程度。
近兩年,中國社會關於天價禮品的爭議不斷。2009年3月,江蘇南京爆出“天價煙局長,主角終因貪污腐敗落馬;2011年中秋,“紙螃蟹驟然走俏,面值不菲的大閘蟹禮券成為送禮佳品;2012年3月,500克的西湖龍井頭茶在預售義賣會上創出了18萬元的天價;今年的端午節,市面上出現“純銀粽子,再次引發中國網民對於天價禮品的質疑。
據中國禮品產業研究院統計,中國個體的年禮品需求為5055億元,團體的年禮品需求為2629億元,相加得出目前中國國內禮品市場的年需求總額在7684億元左右。
根據搜狐網與《法制日報》的聯合調查顯示,面對高達數千億元的禮品市場,有四成以上民眾擔心天價禮品滋生腐敗,七成民眾建議嚴格限制公職人員收禮。
夏學鑾認為,面對天價禮品這一具有隱蔽性的新型腐敗,一方面,企業、銀行等應自覺擔負起社會責任,避免通過製造、銷售天價禮品助長不正之風;另一方面,政府應制定法規加強干預,嚴格規定禮品價格界限和總體限額,防止企業打造天價禮品市場,滋生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