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游记 | 深夜食堂 :在路边摊体验真正的泰国生活

亚太日报

text

在车水马龙的繁华背后,总有一些角落上演着城市的温情。

夜幕降临,卖泰式河粉的瘸腿老伯一拐一拐地推着小车,来到曼谷尾气滚滚的马路边,摆上3张桌子。巷口浑身灰尘的建筑工们往塑料椅上一坐,话未出口,老伯便将每个顾客的口味需求一一道来。

华灯初上的唐人街,人群熙攘之处,却是一个在破旧电影院下经营了40多年、养活了两代人的粿条(炒米粉)摊。

路边的桌椅摆在破纸皮上,下面则是咕噜作响的下水道。几碗滋味十足的胡椒汤下肚后,已饱餐的人们将碗里的残羹喂给身边眼巴巴张望的流浪猫狗。

长街另一头的海鲜小摊陈列着新鲜的鱼虾蟹,旁边却堆了几大盆未来得及清洗的菜盘。

掌勺师傅把炉火烧旺,在热气蒸腾中抹去一滴即将淹没眼睛的汗珠,映入眼帘的是挨肩擦背排着队的食客。这些人中有各国游客,也有寻觅美食的泰国人。

如此一个毫无修饰、油烟弥漫却有滋有味的曼谷,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为世界最佳街头美食城市。

这些拥挤、混乱却廉价的街边摊,使唐人街成为最佳街头美食街区。

4月初,有媒体报道,曼谷市政府为了还市民整洁市容,将于年内取缔市内主要道路的街边摊。消息一出,无论在泰国民众还是外国游客中都引发巨大争议。

直至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长科甘否认媒体此前的报道,表示街边摊已成为曼谷生活的一部分,政府不会禁止,而会对街边摊进行规范管理。科甘强调,街边摊是曼谷的灵魂,不可能被取缔。

这一番折腾引发了曼谷市民对“整洁市容”的思考,也印证了街边摊之于泰国人的意义。

7-11便利店旁的小餐车,是摩托车司机本通的“饭堂”。这个小餐车常年在本通服务的摩的站点旁,售卖青咖喱鸡、鱼丸、冬阴功汤等各种泰国菜,每个菜只需20到30泰铢(约合4到6元人民币)。

晚饭点已到,仍未结束一天奔忙的本通抽空来到这家最方便可及的路边摊。除了他之外,这里的常客们还有附近的按摩师、酒店员工和司机。

这些在曼谷这个大城市谋生的人们大多租住在狭小的公寓里,由于里面不设厨房,只能在外从简就餐。如果这家小摊不卖,他们就只能光顾便利店了。

“我们实在无法承受天天在餐厅或便利店吃饭的价格,路边摊便宜、方便、干净、味道也不错,是最好的选择。”

当被问及是否觉得街边摊影响市容时,本通苦笑道:“这些小摊为摆摊者带来生计,又解决很多人吃饭的问题……我不认为影响了市容。”

女老板诺蕊经营着祖父留下来的药店和珠宝店。喜好甜点的她,非药店附近的路边摊卖的白果燕窝不吃。

诺蕊对近期街边摊成为话题颇感意外。她说,街边摊从自己出生以来就存在,自己吃着路边摊美食长大,无法想象没有它们的生活。

“白果燕窝大妈看着我从小女孩到长大成家,像母亲一样慈爱,我有事时还经常托她给我看店或看小孩,”诺蕊说,“我们家与这些摊档间已不只是顾客与店家的关系,而是多年来守望相助的亲人。”

旅居曼谷6年的美国人迈克用“天堂”一词来形容其公寓下遍布小摊档的小巷。

在他眼中,简陋的桌椅、翻腾在热锅中的美食、隔着炊烟唠家常的街坊以及挥汗如雨的食客,无不透露着一股“凌乱的魅力”

“我留恋的正是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曼谷:人来人往,熙攘热闹,而不是在天黑后就只剩下流浪狗的死城。相比起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从不觉得市容、整洁有多重要,”他说。

泰国主流媒体voice tv评论员认为,街边摊属于城市社区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最直接的体现,吸引人之处正在于其真实,不应该成为政府打造政绩的工具。

一些人眼中又脏又乱的街边摊正是这座城市的素颜,最能体现它容光焕发背后最本真的生活。

它让愿意付出劳力的人们得以自立营生,也能安放低收入者的疲惫和孤独,让他们廉价的生活得以栖息;它能熬出令天南地北的来客大快朵颐的美食,也将街坊邻里的往来熬出浓浓的人情味。

当一座城市敢于不施粉黛,不为任何评比及外在的虚衔而存在,而是真正发挥了其服务于人们生活的职能,人们自然有了归属感。

这或许是曼谷令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原因。

(来源:畅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