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义乌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突破口”

APD NEWS

text

“上个月,我在俄罗斯的21个城市进行调研时,发现不少城市都有义乌人,他们都在非常努力推动中国和当地的商贸合作。我在一些大学演讲时,也有来自义乌的留学生。我们这个县级市,太了不起了。”

  25日,在义乌市场建设40周年大会暨2022年世界义乌人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特聘教授王文作为义乌乡贤代表发言时如是说。

  义乌是闻名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历经40年发展,当地人早已主动走出国门,把市场服务延伸到外商家门口。在义乌市场商品远销233个国家和地区的同时,义乌人也遍布全球各地。

  “义乌人几乎走遍全世界,是中国和世界交流的‘贸易友好使者’。”王文认为,讲好义乌故事,可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巨大能量”。

  当日,义乌市场发展研究院在会上正式成立,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王健与王文共同揭牌。据介绍,义乌市场发展研究院将从世界高度观察义乌,以智库机构服务数字化变革时代的市场发展、讲好新时代的义乌故事。

  这一智库机构将围绕哪些议题开展相关研究?

  王文对中新网记者举例说,义乌市场的先发优势源于打通了“人”与“货”之间的信息壁垒,以集成市场吸引商贸往来。在全球供应链逐渐智能化的当下,义乌市场该往何处去?这需要深入研究。

  此外,义乌市场在国际上仍存在“标签化”现象。同样的商品在义乌,和在全球市场特别是西方市场存在“同物不同价”现象。“义乌商品的价值,乃至中国商品的价值被低估,这一局面需要破解。”王文说。

  讲好义乌的中国故事,在王文看来是破解上述瓶颈的一条必由之路。

  他认为,需进一步提炼义乌市场建设40年的故事,形成世界普遍能够感知的精神,不仅给世界留下“小商品”的义乌印象,更要展示义乌发展背后的实践逻辑、底层情感。

  除地方党委政府外,各类媒体、媒介在讲好义乌故事过程中亦需承担更多使命。

  王文称,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就是讲述义乌故事的成功范例。一方面,要用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展示义乌,一方面要加强对义乌的原创报道,深入挖掘“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的真实故事。

  数据显示,义乌市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商品和商人,有各类外资机构8000多家,疫情前每年赴义外商超50万人次,常驻外商1.5万人。当地还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城市经贸合作对话会等国际重要会议,与20个国家的33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王文表示,要与世界一流媒体互学互鉴,从文字打磨、叙事结构到整体挖掘,提升讲述义乌故事的能力。尤其还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升传播效能,同时尽力克服中英文在传播方面的客观限制。

  “义乌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突破口’,要用更多真实客观的义乌故事,呈现新时代的义乌发展新气象。”王文说。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