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索尼職員排隊買索尼游戲機說起

亚太日报

text

一次,索尼公司廣報(公關)部與駐日中國媒體舉行懇談會,席間該公司的一位年輕的中國雇員說,昨晚一宿沒睡,排隊購買索尼最新發售的一款游戲機。

這話讓記者聽著感到很新鮮,難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在日本行不通嗎?廣報部的一位負責人說,在商品非常緊缺的情况下,就是公司的部長也不能從內部買出來,産品首先要滿足顧客的需求。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常我們認爲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日本却變得很异常。三洋電機的白色環保型充電電池很耐用,作爲大量使用這類電池的媒體,我們曾通過朋友想直接從廠家那裏購買一些,結果朋友誠懇地告知,這反而比在大型電器商店(商家)買還要貴,因爲商家是靠販賣量能够把價格降下來的。

儘管我們也瞭解一些公司對其員工也有類似內部價(高折扣)的銷售形式,但就總體而言,日本市場是比較規範的,生産與銷售兩個不同領域分得比較清楚,産品就是産品,商品就是商品。

那麽公交、服務等其他行業又是怎樣呢?從一則媒體報道我們可略見一斑。

這條消息是共同社幾年前播發的,說的是某市交通局職員白乘公交車受到處罰的事。消息說,該市交通局一名39歲男性主任在乘坐市營巴士上班時,6年期間共有1025次不買票,總額達到約37萬日元,因此市政府對他實施了停職3個月的處分。此外,市政府還對兩年間8次不買票乘車的60歲男性職員進行了停職7天的處分,對1次不買票乘車的56歲男性職員進行了减薪處分。不僅如此,市政府還對縱容這些行爲的公交車駕駛員及負有監督不力責任的上司共計40人進行了處分。

這條消息當時之所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許多年前在北京曾碰見過一位身著公交制服者不打票打聲招呼就乘車的情景(當時心裏想這套制服可比月票好使多啦);二是對這條消息中那些詳細的數據感到很驚訝,是什麽機制在發揮著如此能效,記錄得清清楚楚。當然,我幷不認爲這條消息報道的僅是日本公交系統的個別案例,或許這種“近水樓臺現象比想像的要多,日本也不能說是個完全不講人情世故的國家,但起碼這不是被廣泛認同的,是受到行政當局嚴厲監管的。

近日,在與一位常駐過日本的記者同行閑聊時他說了這麽一句話: 在日本環境往往使人向好。 細細想來不無道理。

我認識的一位十八九年前隻身去日本留學的朋友如今在東京開了十六七家中國料理店(開一家承包出去一家),在我們工薪階層的眼裏也稱得上大款了(他是開車違章怕罰分不怕罰款,我恰恰相反)。一次在一起吃飯說到他在店裏吃飯是否付款,他說,他平時吃碗面都記賬付費的,不是因爲別的,只是不付費“不好意思。我當時心想,呆得久了,“素質提升啦。

付費,是對他人勞動的尊重。

亞太日報特約新華社駐韓國首席記者、前東京分社社長冮冶(圖),撰寫獨家專欄 “舊聞新讀:日本鏡像。 回味其前後長達13年旅居東京的工作和生活

一、歸來的自行車(點擊閱讀)

****二、退回的交通違章罰款(點擊閱讀)

**

**三、辦事認真的員警(點擊閱讀)

**

**四、妙用“雙蹦燈 營造和諧行車氛圍(點擊閱讀)


**五、手機服務商的退款來函(點擊閱讀)

**

**六.三張偽造電話卡引來的災難“(點擊閱讀)

**

**七.爲中國農民鳴“不平的老人(點擊閱讀)

**

**八、從商家召回廣告中我們讀到了什麽(點擊閱讀)

**

作者簡介:冮冶新華社高級記者

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長期從事對日報道及國際新聞報導,曾三次作為新華社記者常駐東京。

歷任新華社國際部亞太新聞編輯室主任、新華社北美總分社(紐約)中文編輯室終審發稿人、國際部發稿中心編委、東京分社社長。

現為新華社首爾分社首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