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對中國須接受四個嚴酷現實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報道,美媒稱,美國在今後數年要圍繞中國考慮很多問題。只有極少數美國公眾和主要決策者著眼於這一挑戰。如果美國及其夥伴想要維護亞太地區的穩定與繁榮,就必須改變這種局面。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17日報道,文章認為,美國決策者和公眾必須勇敢面對這樣的現實:中國作為強國的回歸勢必會導致競爭,而這一競爭很可能演變成美國在今後數十年裏面臨的最重大和最傷腦筋的安全挑戰。

該挑戰之所以最重大,是因為亞太地區的穩定與繁榮對美國的經濟、生活水準、未來繁榮和其作為全球大國的作用至關重要。之所以最傷腦筋,是因為中國現在可以動用的資源令當年的蘇聯望塵莫及。冷戰的安全較量耗費了美國頗多精力;中國的挑戰至少會耗費美國同樣多的精力(如果不是更多的話)。中國的挑戰是華盛頓的大多數機構避而不談的問題,因為這一挑戰的嚴峻程度令決策者和規劃者感到極為不安。

不過,美國的決策者和政治體系將不可避免地要勇敢面對中國的挑戰。 具體地說,美國必須迅速接受四個嚴酷現實。

首先,下一任美國總統及其顧問必須正視現實:目前已經嘗試過對中國採取寬容態度,但以失敗告終。寬容是兩黨的一致政策。2005年,時任副國務卿的羅伯特·佐利克彬彬有禮地要中國成為國際體系當中“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希望中國認識到與現有國際體系合作最符合其自身利益。在奧巴馬的第一個任期中擔任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的庫爾特·坎貝爾主張採取和解政策,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也就是世界史上頻頻出現的大國間的悲劇性衝突。首先嘗試寬容態度是說得通的,然而自2008年以來,中國對寬容態度的回應很明確:更加咄咄逼人,更多地實施“切香腸戰略,同時加緊實現軍事現代化。美國的下一個決策班子必須承認,寬容政策不是有效的對華政策。

其次,美國軍方將領和規劃者必須面對現實:由於中國正在全面開展導彈和感測器方面的革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傳統作戰概念(也就是依靠迄今為止安全、大規模和集中的前哨基地的短程飛機和火力以及在亞洲周邊的海軍特遣部隊)已經不再奏效。鑒於中國的導彈儲備不斷增加,美國軍方最近試圖加以應對,部署了更多脆弱的短程力量,而這使得雙方都有理由在危機當中率先發動打擊,從而使危險進一步加劇。美國軍方需要打破70年來形成的作戰和採購習慣,而這並非易事。

第三,國會和軍工行業必須正視為重建美國軍事部隊而進行的調整:核心是遠程而非短程飛機,多倚重潛艇而少倚重大型水面艦船,各軍種需要一批戰區級導彈,而現有規劃中基本不包含這些內容。國會和承包商不會樂於接受採購政策的大幅度調整,但中國的挑戰如今要求我們必須做出調整。不過,只要採取開明的態度,調整未必會很痛苦。

最後,美國公眾必須接受一點:無論多麼疲憊,都不能停歇。美國人民背負了超過40年的對抗蘇聯的重擔,如今又投入了另一場打擊極端伊斯蘭主義的前途未蔔的鬥爭。來自中國的挑戰是下一個,而且從挑戰者掌握的資源來看,很可能是最艱巨的挑戰。使形勢越發錯綜複雜的是,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存在極強的相互依存性。不過,儘管存在這些難題,美國公眾仍然必須接受中國的挑戰所構成的無期限的負擔。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競選季將很快到來。候選人將如何評論中國帶來的地緣戰略挑戰?他們是否會利用競選來讓公眾瞭解即將出現的嚴峻挑戰和美國在未來數十年間將要背負的重任(不是出於仁慈,而是為了保護美國自身的關鍵利益)?在理想的情況下,美國總統候選人應該把競選季作為讓公眾瞭解即將出現的挑戰的機會。寧可如此,也不要在2017年或者之後讓公眾大吃一驚。

因此,美國在今後數年要圍繞中國考慮很多問題。只有極少數美國公眾和主要決策者著眼於这一挑战。如果美国及其伙伴想要维护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就必须改变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