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5月28日電
題:“新常態”來源考
新華社記者
韓淼
李雲路
劉斐
“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在河南考察時這一表述,被認為釋放了中國領導層對於當下中國經濟形勢的研判和態度。“新常態”亦成為本週國內最火的詞彙之一。
“新常態”本身亦是一個新的經濟術語,發端於美國,後被學者引入中國,意義幾經演變。
(小標題)美債券大王“創造”——形容金融危機後的發達國家
2009年初,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兩位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和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用“新常態”一詞來歸納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特別是發達國家所發生的變化。
他們給“新常態”劃定了幾個特徵:增長乏力、失業率持續高企、私人部門去杠桿化、公共財政面臨挑戰,以及經濟增長動力和財富活力從工業化國家向新興經濟體轉移。同時,他們強調,“新常態”指的是在目前的政治經濟環境下最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應該發生的事情。
美國的各大主流媒體,如CNN、彭博、《時代》、《福布斯》、《紐約時報》等都探討過“新常態”的話題。“新常態”逐漸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經濟概念,並一度超越了原有的範疇,被借用於商業、宏觀經濟等多個領域。
然而,或許“債券大王”格羅斯認為這個詞已越來越偏離他們當初設定的意義,今年5月中旬,PIMCO又提出了“新中性”的概念,全面替代“新常態”。恰在此時,“新常態”在中國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小標題)中國學者“拿來”——討論國際經濟形勢賦予本土內涵
曾任世界銀行副行長的經濟學家林毅夫在2012年的一次演講中指出,全球經濟大衰退可能是未來五至十年的新常態,也就是美歐將無法走出政府債務負債過大,投資回報率不高,風險非常巨大,經濟增長非常緩慢,失業率非常高的國際經濟新常態。
林毅夫的這段論述與PIMCO“新常態”概唸有一脈相承的印跡,代表了中國學者使用“新常態”的一種主要情境——討論國際經濟形勢。中國社科院副院長、經濟學家李揚對於“新常態”的概念闡述也屬於這一范疇。
另外一些學者則將“新常態”帶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語境,為之賦予了本土化內涵。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在2012年一篇專欄文章中,闡述了構成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重大變化:較低的經濟增長、較高的通貨膨脹、更為公平的收入分配、更為平衡的經濟結構、加速的產業升級換代和更為激烈的經濟週期。他還特別明確地提出,“7%至8%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常態’,”並稱“經濟‘新常態’對經濟決策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是放棄單純追求GDP增長的政策目標。”
黃益平的這一提法得到了他在北大國發院同事姚洋的支持,以及中信證券、安信證券等金融機構的認同。“新常態”的中國意義已初具雛形。
(小標題)習近平表述——對中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判斷
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提及的“新常態”,是這一詞彙首次出現在中國官方的表述中。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說,這反映出領導人對中國發展階段變化的基本判斷,不僅是從當前的經濟形勢出發,而是從中國發展的中長期態勢出發做出的基本判斷。強調新常態,重在強調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北京大學教授盧鋒也認為,“階段性特點”是“新常態”的要義。“新常態”不是不變的“常態”,而是對於一些已形成共識的“階段性特點”的概括總結。這些共識包括:中國仍然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但增長速度減緩;增長基本面的條件好,但是結構性問題較為突出,前期累積的失衡因素迫切需要調整。
雖然習近平的表述並未就“新常態”的具體內涵做出說明,但結合這位中共最高領導人主持政治局會議等場合對中國經濟形勢的看法,分析者認為,這應該是中國執政者容忍經濟放緩、堅持改革、堅定轉變發展方式的再一次明確表態。
在指出“適應新常態”的同時,習近平強調,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這種面對問題仍有定力和主心骨的“平常心態”,正是當下經歷經濟增速放緩、改革攻堅和結構調整陣痛的中國最應秉持的一種態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