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新
湄公河畔
一部人类的经济文明史,以最简约的文字表述,应该就是一部由江河经济走向路桥经济再步入海洋经济并终将进入航空航天经济的进化史。
在《关联经济》著作中,笔者曾着迷,究竟是经济区位、增长要素、战略要素影响着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关联,抑或是区域经济与社会的战略诉求关联着区域经济地理版图的变化?
中南半岛的经济地理内涵不也是包含着这样的变化吗:区域合作、共同减贫。
湄公河流域各国人民发展的共同愿望,促使流域沿岸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在中国-东盟合作的战略背景下,澜沧江-湄公河把中国与中南半岛的经济合作维系得前所未有。
假如文化关联是区域关联的最强力纽带,那么,世界遗产的文化关联或者就是区域关联的灯塔之一。
世界遗产承载着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荣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文化遗产的存在昭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和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或许不断寻找这样的关联,更有益于走近彼此的认同。
这里的图片是笔者在泰缅老金三角、柬埔寨洞里沙湖以及湄公河入海口关于共同减贫、谋求发展的部分见证。
遗产与海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游记里写道:有人说上帝创造天堂之前先创造毛里求斯,而那个天堂其实是依照毛里求斯创造出来的。
至今,"八大世界最美海滩"毛里求斯被世人视为人间"伊甸园",蜂拥而来。
圣托里尼岛早就是柏拉图笔下的自由之地。于是这里的世上最美日落、最壮阔海景、最蓝白相知的色彩,成为艺术家的圣地、摄影家的天堂。
最美大海注入文化之魂,阳光、海水与沙滩便会翩翩起舞,有如神奇的魔棒,驱使着无数的旅行者去体验未知的浪漫与优雅。
那么,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遇见最美大海又会如何呢?
当具惊世之美的岛屿、最具魅力的海水与沙滩同那些人世间罕见的不可替代的财富、那些无可估价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相遇,又会怎样呢?
走进中南半岛,走近一个个旷世传奇的世界遗产。
在洁白的沙滩上伴着澎湃的潮声,一幅幅雄伟画卷缓缓舒展,伴随你走进一个又一个最神秘、最美丽的异国家园,在时空交错中感受半岛文化的诱惑,这不正是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旅吗?
神山传说
这样多的热带植物以及寒带植物居然在马来西亚沙巴这个人世间最美海岛汇合。
众多东西方大自然爱好者纷至沓来,欣赏这里的美景,研究神山的自然资源。
以至于几乎忽略了沙巴所拥有的一千五百余公里海岸线上那些迷人的沙滩、纯净的海水,以及名满天下的浮潜与深潜胜地。
热带植物与寒带植物大汇合的奥秘在于神山是东南亚第一峰。
在海拔4095.2米的山地里,分布着4000种以上的植物,它们气势磅礴地从低海拔的热带伸展向高海拔的寒带,从而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一个植物生态会合状态。
有人说这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的景象。2000年,神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鸟类在人类认识世界与自然中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鸟类学家斯克莱特根据各地鸟类的差別,于1857年将全球分为六大鸟区,这就是目前世界动物地理分区的前身。1876年,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演化论泰斗华莱士和达尔文在肯定六大区划分的同时作出修改,最终形成六大动物地理分区。这个修改的重要依据正是著名的"华莱士线"。
华莱士采用的大量数据源于他考察的婆罗州。他从婆罗州与澳大利亚两侧的鸟类差异入手,发现两区间的隐形界限,最终发现著名的"华莱士线"。
(华莱士线:生物地理学中,区分东洋区和澳大拉西亚区的分界线。在1860年由英国动物地理学者亚尔佛德·罗素·华莱士最先提出。该线从位于爪哇岛以东的巴厘岛和龙目岛间起,向北经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间,止于菲律宾群岛以南的海面。)
跟随着"华莱士线"的诱惑,笔者来到神山。开心的是,在这里笔者拍到了十多种色彩斑斓的鸟儿。遗憾的是没能看到传说中的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据说可吞没一辆小车。所幸的是,笔者拍到了世上最小的兰花,居然比米粒还小,此外还拍到濒临绝种的的保护动物长鼻猴。
丝路瑰宝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规划建设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
北起下龙湾、琅勃拉邦、吴哥窟,西接马六甲,南临婆罗洲,一条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旅游金腰带缠绕着中南半岛,这里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黄金走廊。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的重要产业。
欧盟旅游与贸易理事会(ECTT)不久前公布了《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结果,在30多个国家中,柬埔寨被评选为2016年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
欧盟旅遊与贸易理事会评选委员会的评选人员深入了解柬埔寨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吴哥窟、其周围的古剎群、柏威夏古剎以及长达440公里的美丽海滩等30多处旅遊景点后,一致认为,柬埔寨具有丰富和无价的文化遗产,加上柬国家独一无二的自然旅遊景点,当之无愧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
东盟秘书处的统计显示,东盟地区有11处自然遗产和17处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中南半岛拥有22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将相关社会或地区的历史、文化、族群等要素捆绑为一体,便可成就吸引游客的顶级品牌,成为世界范围内遗产和旅游的典范。(全文结束)
(供图:杜新 来源:亚太日报)
相关链接:
亚太日报特约 | 情迷半岛遗产游(上)
亚太日报独家 | 北海道觅秋
亚太日报独家 | 走进珍禽秘境:求偶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