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韩国和德国抗疫得当,是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典范

亚太日报

text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各国民众的日常生活被疫情扰乱,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类抗疫措施。美媒称,在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中,德国和韩国被视为有效应对大流行的典范。虽然两国的应对方法并不相同,但都达到了有效遏制病毒传播的良好效果。

专家:他国可从韩国学到不少经验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8日报道,2020年2月,韩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病毒检测,进行积极的接触者追踪,采取严厉的公共卫生措施与严格的隔离制度,并利用数字技术,以确保该国在无需进行大规模封锁的情况下遏制住新冠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得益于上述举措,目前韩国的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自4月19日以来,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少于15例,且有多日呈个位数增长。随着长达45天的社交距离严守期结束,韩国政府宣布,从5月6日起该国转入生活与防疫并行的“生活防疫阶段”。

根据“生活防疫”方针,假使居民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则应在家休息,继续与他人保持至少两米的距离,要勤洗手、保持房间通风以及定期消毒。65岁以上老人以及感染高危人群应继续留在家中,避免在封闭和拥挤的地方活动。

与此同时,韩国职业棒球联赛也于5月5日复赛,但比赛不设观众,裁判员与教练需佩戴口罩。与此同时,韩国的学生在遵守一系列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也将在5月13日返校。

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Oxford Said Business School)全球卫生专家彼得·德罗巴克(Peter Drobac)向CNN表示,其他国家可以从韩国的抗疫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韩国对于疫情的谨慎做法是正确的”。

德罗巴克指出,虽然对于各国而言,不存在统一的严格抗疫方法,但是有一套抗疫原适用于所有国家,“第一,各国要努力将新冠疫情曲线拉平,最好将曲线压扁,直至新增病例持续减少;第二,各国必须确保其卫生系统能够在不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下,依旧成功应对危机,并且确保医疗工作者拥有必要的防护装备;第三,各国必须具备大规模的病毒测试能力;第四,各国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这需要人力、技术以及隔离病例和其接触者的详细计划。”

德罗巴克认为,不应该让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因为家是病毒传播最多的地方,而英国和美国忽视了这一点,因而未能及时控制疫情。德罗巴克强调,要保护好高危人群和弱势群体,因为随着各地重新开放,人群会重新流动,感染风险也在增加。

“重新开放的关键是通过病毒检测、接触者追踪以及隔离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来抵消感染风险。”德罗巴克说,“韩国抗疫举措有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与民众之间透明的沟通,以及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在应对疫情管理不力或疫情被政治化的地方,如美国和英国,这将变得更加困难。”

“德国是欧洲抗疫最有效的国家”

近日,德国在实施了长达数周的封锁之后,也成功控制住了疫情,并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重启经济与社会运转。

据“德国之声”(DW)此前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与各州州长就疫情防控事宜进行磋商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德国从5月6日起逐步解除封锁,重启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商店可以重新营业,居民可以与其家庭成员见面。不过与此同时,“社交隔离限制”将持续到6月5日,人们仍需保持至少1.5米的距离,并在公共场合遮住口鼻。

“尽管疫情的第一阶段已经过去。但它将伴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默克尔说。

德国联邦政府希望各联邦州根据各自情况,自行放宽疫情限制。不过,联邦政府也将对感染率设定了上限,一旦超标,则各州必须重新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德国制定了一个重启封锁的触发机制,即各联邦州假使发现各自辖区中在7天内每10万人口中的新增感染人数超过50人,那么各联邦州必须立即重新恢复防疫限制措施。”德罗巴克分析称,“我不知道这是否会奏效,但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看,这似乎是个明智的做法。”

CNN刊文指出,德国应对疫情的措施被普遍认为是欧洲抗疫的成功案例。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不仅始终保持较低的水平,并且德国的医疗体系资源充足,这使得德国医院可以接收来自欧洲其他受疫情影响更严重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此外,德国拥有先进的医疗诊断行业,这使其可以从疫情初期就进行大规模的病毒检测。

德国政府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近日表示,当前德国每周可以进行96.4万次新冠病毒检测,而上周德国仅使用了该能力的三分之一。

德罗巴克对此指出,由于德国对于“重新开放”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加上德国的治理体系有着权力下放的特色,加上联邦州之间的协调,使其在决定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放宽防疫限制措施时有着较大的灵活性。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