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英留学生: 一次疫情两场战斗
近期许多家人和朋友给我打电话发信息,关心我的状况,询问我是否计划回国。我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与传播专业,我决定要在这里待到夏天。对多数人来说,这一决定似乎不理智,但我还有许多工作必须完成,很多责任必须担负。
在英国,已经有接近十万人确诊新冠肺炎。英国政府为了应对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要求居家隔离、大学停学、航班停运、严禁旅游。
在英国,真正开始抗击疫情似乎只有五六周,但我已经投身这场战“疫”超过十周。
二月初,我加入了一个微信群,群里就读于伦敦政经的陕西学子,在为家乡的亲人朋友提供支援。我们克服诸多困难筹集资金,购买物资打包后寄回中国。我们十分欣慰,能够输送一万多只口罩,到陕西省会城市西安的多家医院。
同时,各处的朋友也在竭尽所能支援家乡。我从未感受过如此强烈的爱国和团结之情,但同时我也体味着前所未有的无助感。距家千里之外的我,面对亲朋好友受疫情之灾却束手无策。我能做的只有夜夜祈祷,希望春天和幸福时光早日降临。
让我同样感到无助的还有另一场战役——反种族歧视。自疫情爆发以来,英国各地均有亚裔被污蔑,遭受言语或肢体霸凌。一名中国研究生在英国北部的谢菲尔德市,被当街骚扰,只因他戴了口罩。曼彻斯特华人之家收到大量投诉,均和在校儿童面临的种族歧视有关。我们普遍认为大学不会出现种族偏见,但我的朋友遭遇歧视,在伦敦政经的校园里一个学生对她吼道:“回你的国家”、“待在中国”。
我和朋友们无法对种族歧视坐视不理,因此建立脸书群组和照片墙上的账号,取名“中国人反对种族主义病毒”。我们开展工作坊讨论种族问题,构思标语,制作海报、横幅和贴纸等。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在线上和线下动员,推广反种族歧视观念。
出乎我的意料,我们的群组很快从10人壮大到130多人,来自不同国家现居于伦敦的人向我们表达支持。我们在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组织的反种族歧视活动,吸引了数十人声援,其中包括许多当地的团体组织。我们戴上口罩,上面写有“种族主义是一种病毒”,高呼反种族主义口号,挥舞着横幅,发表演讲。我们甚至吸引了大型媒体机构的关注,比如《卫报》和彭博社。
在活动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天晚些时候一位当地居民的演说。他说:“在这个国家,对中国人和东亚人的种族歧视需要被制止。我呼吁大家抱有人道之心、同情心和公正之念。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为此奋斗,尤其确保儿童不受种族主义影响。”
在这场活动结束后,一个韩国朋友向我讲述,这场活动对她有多深远的意义,活动向世界传达的信号是多么重要。她告诉我这会提高人们的意识,让世界变得更好。
活动结束几周后,英国政府宣布了居家隔离政策,这意味着我和朋友更难相聚学习,也无法继续我们的拍摄项目。我们一直在拍摄纪录片,讲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如何艰难抗击新冠病毒和种族主义。病毒可以阻止我们走出家门,但我们一直在行动,提升人们的种族平等意识。我和就读于英国不同大学的几名学生也在开展一项阅读活动,名为“种族主义与疾病”,致力于收集相关主题的期刊和学术文章,并为它们撰写中英文摘要。项目完成后,结果将发布在“中国人反对种族主义病毒”的各个账号,来扩大影响力。
我认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希望世界成为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在这里人人平等——作为人类,而非病毒。
另外让我感到乐观的,是看到新冠病毒疫情迫使政府重新思考他们的优先级,意识到经济发展服务于人,而非反过来。英国正在修建新的医院收治感染者,放宽冰冷的移民法,征用豪华酒店来接纳无家可归的人。
此刻我与世界的联结比任何时候都更强,抱有比以往更强烈的感激之情,面对护士、食品行业从业者、医生、清洁工、废品回收人员等工作者的付出。我们常把他们的工作视为理所应当,但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尊严和薪酬。英国卫生部缺乏让工作人员免受病毒侵袭的防护服和设备,我向基金会捐款支援卫生部工作人员。同时我也在做志愿者,帮助英国150万有基础疾病的人做好个人防疫。
许多在伦敦和英国其他地方的中国留学生认为回国是最好的选择。我尊重他们的决定。我也非常感激我的父母和朋友尊重我留在这里的决定,他们相信我有能力保护好自己。我和数万中国留学生,有世界各处的中国使领馆做坚强后盾,他们向留学生分发健康包。里面有口罩、中药、消毒剂、甚至还有一句古诗,描写游子远行思念故土。
战胜新冠疫情尚需时日,但无论这一天何时到来,我希望人们能从疫情中学到,不论年龄、性别、种族、宗教、国籍或是其他任何社会和个人特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被尊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