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最大型的時裝展覽“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上,香港資深服裝設計師何鎮發與他的作品合影。新華社記者王小旎攝。
(記者王小旎)人群熙攘的中環,繁華商廈身後的幾條小巷內,零星散落著幾家裝修考究的服裝定制店,透過櫥窗望去,有女客人一邊愜意地品茶、一邊翻閱著目錄冊挑選時裝款式。在這個步伐匆匆的城市,仍有人願意為了一件衣裳等上一兩個月甚至更久。
針對小眾客戶的服裝定制雖然一度在成衣風潮中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如今隨著個性化需求越發強烈、荷包漸鼓的客戶群穩中有升,香港業內人士認為,服裝定制這把小剪刀有望剪出一片大市場。
據悉,上世紀80年代,服裝定制的生意開始在尖沙咀與中環的街巷中興起,當時多數以婚紗為主。入行20多年的香港資深服裝設計師何鎮發告訴記者,“現在人們有錢了、要求高了、又懂時尚,對定制的需求早已不限於婚紗或晚裝,很多日常活動或紀念日服裝也來定制。
讀針織出身的香港新晉時裝設計師楊駿業則認為,目前無論大小品牌都在跟潮流,款式難免雷同,若顧客想配搭特殊場合,選擇越來越窄。“現在的時裝市場講求個性化,我們的客人很多已厭倦了快銷時尚,他們花費不菲價格來定制,會更注重手工、剪裁、布料的來源及衣服背後的故事。他對記者說。
在亞洲最大型的時裝展覽“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上,一名模特穿著香港資深服裝設計師何鎮發的作品走秀。據何鎮發介紹,羽毛為目前定制市場流行的元素之一。新華社發。
在亞洲最大型的時裝展覽“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上,一名模特穿著香港資深服裝設計師何鎮發的作品走秀。 新華社發。
時隔30年,香港服裝定制市場的模式已悄然改變。據何鎮發透露,此前客人適合什么款式、面料選擇等,全部聽由設計師決定。如今顧客獲得潮流資訊的渠道越來越多,“特別是年輕一代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變成是他們給我們意見,我們依照他們的喜好來設計。這個變化很有趣、很正面。
何鎮發說,他的客戶群多為有一定經濟基礎、追求生活品質、同時有很多活動要參加的女性,其中不乏白領,年齡介乎25歲至50歲,在她們的服飾開銷裏,約有30%花在定制上,預計該比例還會進一步提升。
記者在何鎮發位於香港秋冬時裝展的展位上看到,他的設計多涵蓋亮片、釘珠、羽毛及印花等女性化時尚元素,圖案精美、剪裁細膩。據他介紹,一件定制服裝平均需時1至3個月,“客人以前喜歡傳統的、類似選美那種長裙吊帶衫,現在比較流行新潮、現代感與女性化相結合的款式。
香港時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楊棋彬對記者表示,香港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各式派對、酒會等活動豐富多彩,為設計師們提供了廣泛的服務對象,因此服裝定制市場一直都有需求。“只要經濟形勢好,這一類消費群體存在,定制市場就有上升的空間。
楊駿業同樣對定制市場的前景表示樂觀。“整體經濟環境不錯的話,服裝定制市場肯定會增長。因為永遠都有派對要去,永遠都有衣服要穿。有這樣一群愛美的女性存在,我們就會有生意做。他笑言。
曾在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創作表演賽上獲獎的楊駿業打算將自己的品牌立足香港,並伺機拓展至內地。“近年每次去內地都發現那裏的女性穿著很好看,特別是上海和廣州,衣服未必很貴,但能感覺她們的要求在提高,相信內地的定制市場規模很大,我很想去了解相關的客戶群。
何鎮發也表示,他常去北京和上海出差,“內地服裝定制的生意發展迅速,時裝做得都很漂亮,內地是我們未來一定會拓展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