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微小學”載滿希望與溫情

text

新華社南昌5月31日電

題:鄉村“微小學”載滿希望與溫情

新華社記者張卉

賴星

陳子夏

一間教室,一間活動室,一間老師辦公室和一片長滿青草的“操場”,是江西西北邊界萬載縣白水鄉豐新教學點的全部。這個教學點一共有33名學生,學前班24人,一年級9人,51歲的吳小平是這裡唯一的老師。

這些學生都在一個教室裏,學前班的坐在左邊,一年級的坐在右邊。當吳小平給一年級的孩子們上課時,學前班的娃娃們練字寫作業,其他時候則反過來。吳小平說這是“複式教學”,她一個人負責語文、數學、美術、活動等全部課程。

為了方便低齡孩子就近上學,在中國廣袤的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著像豐新教學點這樣的“微小學”,一個老師帶十幾個學生,有時甚至一師一生,通常只有一兩個年級,條件艱苦,也不甚“正規”。學生們年齡大些就會去鄉鎮六年制、九年制的中心學校繼續上學。

但正是這些星星點點的“微小學”,開啟了中國鄉村孩子們最初的知識之旅,也承載了滿滿的師生之情。

儘管條件有限,一個人帶著這麼多孩子“累得很”,但吳小平總是笑嘻嘻的。她1979年初中畢業就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剛開始的想法就是“喜歡小孩,覺得他們特別天真可愛”。

“壓本子的手是左手,握筆的手是右手。”吳小平在活動課上教小小的學前班娃娃們分辨左和右。“轉錯了,別灰心啊,我們再來一次。”她說,語氣輕緩柔和。

數學課上,她說:“加號就像男同學,減號就像女同學,又有加號又有減號,就像男同學女同學混合在一起,叫加減混合運算。”

在吳小平的班級裏,最小的孩子4歲,最大的6歲,卻一點兒不調皮不鬧騰。問起吳老師教孩子的秘訣,她樂了,“要有耐心,你把自己當成母親,他們肯定很感激你,聽你的話”。

午飯時間,她給帶飯在學校吃的孩子們熱飯,要是有人忘記帶飯,她就把自己做好的分給學生一些。下雨天,她邊講故事邊陪著等家長來接的孩子;如果家長忘記了,她就自己把學生送回去。

班裏幾個父母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兒童,她格外關注。6歲的曾寶玲常想家,默默在桌子上哭,吳小平把自己的手機給她打爸爸媽媽的電話。

這些幼小的孩子雖不太會表達,但一些充滿童真的小舉動常常讓吳小平很感動。有一年暑假,吳小平摔傷了眼睛,學生們得知後,買了冰棍結伴去看她。一個孩子擔憂地問“老師你的眼睛還看不看得見我哦?”“如果老師看不見了怎麼辦呢?”“看不見了,我給你買眼鏡!”

說起每年都要送走一批學生,這個健談的老師安靜起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她說,好多學生即便離開了教學點,還常常會回來看她。近些年幾乎每年都有她教過的學生考上大學,這讓她特別開心,“雖然做得很少,但心裏還是感到很驕傲”。

記者還走訪了多個“微小學”。離豐新教學點100多公里的高村鎮黎源村教學點,開車到縣城要走兩小時山路,繞幾百道彎。56歲的潘新華就在這個山坳坳裏的“微小學”工作了37年,這裡現在有29個學生。

家住附近的潘新華抱著“這裡需要我,我願意讓家鄉的孩子們更有文化”的想法紮根於此。掩映在青山之中的小學校,在“春天到,春天到,小樹長出綠羽毛”的朗朗書聲裏,在下課時孩子們的歡笑聲中,噴涌著勃勃生機。

離豐新教學點200多公里的金溪縣左坊鎮後龔村小學,55歲的鄭正印是這裡唯一的老師,8歲的龔偉珍是他唯一的學生。“只有一個學生,也要上課。”

鄭老師眼裏,龔偉珍就是自己的“小孫女兒”,時刻惦記著。記者到訪當日,患腦血栓多年的他上午剛去醫院打了吊瓶,下午接著回學校上課。

這些帶承載著希望與溫情的鄉村教學點,也有著多重困難,譬如師資就是一大問題。由於偏遠、艱苦,年輕老師不願意來,現有的老師多是附近的居民,年齡往往已經接近退休。

學校硬件設施陳舊落後是另一大問題。這些年,一些民間社會力量正在越來越多地關注山區的“微小學”,潘新華的學校在上海一家公益組織的幫助下建起了籃球架,更新了課桌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