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称,随着新冠疫情大流行,智能医疗登场并受到广泛关注,从此前的可有可无变成刚需。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12日报道,新疆喀什市的帕金森患者刘女士(68岁)去年12月中旬在北京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接受了脑起搏器手术。按照常规,术后三个月要回医院复诊,调整起搏器参数和用药剂量。不料,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发,中国各地加强防疫,社区隔离,交通管制。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由中国国家神经调控协同创新联盟、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发起的远程诊疗义诊活动,让刘女士得以足不出户,在新疆家中的客厅里接受了北京主治医生面对面的诊疗。
刘女士说,第一次接受远程医疗并不如想象中复杂:儿子帮着在手机上下载了应用软件,医生会让我做些动作,检查康复情况,全程大概半个多小时。
报道介绍称,面对新冠疫情,只需有5G或4G网络就能实施的远程互联网医疗,为地处偏远地区的患者解了燃眉之急。
世卫组织专家布鲁斯艾尔沃德在2月的赴华联合考察团记者会上,高度赞扬中国四川省的5G远程医疗。他与中外专家考察团通过5G视频,看到四川偏远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团队在开展工作。这让他相信,相隔千里的中国医患之间,能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互动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