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題:中國走進非洲須“內外兼修”
新華社記者劉斐
李雲路
中國駐坦桑尼亞大使日前接受國內一家媒體訪問時罕見發聲,指出部分中國商人在非洲經商時存在內鬥、違法、制假販假現象,一些中國遊客也有不尊重當地習俗、私帶象牙等違禁品出境的行為。這些有損國家形象的“劣跡”不僅引起坦國等非洲國家人民的不滿,也必然會招致國人的譴責。
儘管這只是中國對非投資援助正向主流中的一個瑕疵,但隨著中國走進非洲的步伐越來越快,國際上針對中國的質疑本來就很多,在這樣複雜的輿論背景下,中國投資者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姿態走進非洲,不僅關係投資者個人的誠信,更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而少數人的劣跡損害的亦是大多數守法講誠信國人的權益。
因此,我們樂見中國大使能夠“自揭家醜”。這一方面顯示所揭示問題已經比較嚴重,但更重要的是體現一個負責任大國必須有的擔當:揭露問題、正視問題、思考問題,而後解決問題。
中國投資者走進非洲怎樣才能“內外兼修”,在帶進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同時,也帶去中國人的文明?中國政府在監督資本、項目運作的同時,怎樣對人員素質也有一個監管,讓建設“美麗非洲”誠意不被損害?
毋庸置疑,對於任何損害國家形象和當地社會法治的事件與個人,中國政府都是“零容忍”的態度。近些年,中國政府在進一步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也通過機制建設規範著投資行為,引導投資者以共同利益為基礎,從事正規合法的商業行為,成為中國責任與形象的維護者。
這位駐坦國大使透露,大使館將從四個方面來抓中國人的形象:第一是規範人的行為;第二是提高產品品質;第三是規範公司和企業行為;第四確保援外項目的效果。
必須承認,由於中國對外投資領域尚屬起步階段,不排除有極少數人受資本與利益驅使,鑽當地法律空隙,破壞彼此信任。甚至有少數人遊走在合法商業的邊緣,從事不正當經營。對於這些規則的破壞者,唯有健全的法制、有力的監管才能成為約束其行為的“緊箍咒”。這就要求中國與資本輸入地加強合作,形成約束機制,共同監管治理,消除“惡習”土壤。
當然,中國的對非投資不會“因瑕掩瑜”,深受合作之益的非洲各國也不會“因噎廢食”。須看到,資本的全球化流動是大勢,而中國與對口投資援助的國家及地區間往往有著天然的合作優勢,來自中國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的投資與援助更符合投資地與受援國的利益。
與此同時,中國大多企業在非洲不止守法經營,還積極參與項目所在地的公共福利設施建設。例如,在剛果(金),中國企業在開發銅鈷礦的同時,建設了包括公路、醫院在內的多個公共項目。在南非,進行礦產開發和加工的中國公司設立捐贈基金,贊助礦區醫療、減貧和教育事業,並建成先進的水處理設施。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3月訪問非洲時提出“真”“實”“親”“誠”的合作理念,並表示中方已經並將繼續同非洲國家一道,採取切實措施,妥善解決中非經貿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使非洲國家從合作中更多受益。
中國各相關部門、組織、機構正在積極加強對赴外經商企業和人員的引導及教育,從其走出國門之前就加以管理及約束,促進中國民間對外投資向更有序、更守法的方向發展。
專家建議,中國企業在走出去之前應做足功課和準備,通過聯合當地經營主體、引入本地因素等手段,為跨國合作增添潤滑劑,規避因不熟悉當地情況帶來的風險。
中國的對外投資援助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堅持“內外兼修”“量質齊升”,奉行“義利並舉”“以義為先”不僅會為國家形象加分,更會為長遠合作鋪平道路。中國的對外援助一直堅持“授人以漁”,注重造血能力建設,因為只有幫助當地獲得真正發展、人民生活水準得到了切實提高,才能使假冒偽劣產品失去市場。
截至2012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已近200億美元。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助約144億美元中有51.8%集中在非洲地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