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援鄂护士求入编,同意与否都要把道理“说透”

新京报网

text

▲图片来自官网截图。

“我现在的工资是1700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在艰难的地支撑着,望领导重视,不要让我们寒心,国家有难有我们,我们有难无人帮。”近日有自称“援鄂医疗队护士”的网友在甘肃省卫健委官网“领导信箱”栏目留言,希望官方能解决自己的编制。除此条之外,也有多位网友留言反馈这类问题,留言内容基本相似,只是提到的工资有的是1200元、有的是1300元。

甘肃省卫健委对此回复称:“感谢您参加援鄂医疗队,为国家和武汉人民奉献!医院编制是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管,建议您向兰州市卫健委反映您的情况。谢谢!”

在网上,对这些临聘护士的诉求,大多数网友都表示支持。很多人认为,从情理上讲,Ta们的“求入编”很难说是“邀功请赏”,也无关道德绑架——Ta们不仅是要“入编”,更重要的是工资待遇差别过大,1700元的工资难以支撑生活。

其实给援鄂护士入编,在其他地方有不少先例。在3月12日前后,当地援鄂医护还在湖北前线战疫,珠海人社局、卫健局等就为当地19名援鄂医护人员“火线”入编。贵州、海南、广东、河北等省份的多个市州也开辟了援鄂医护人员的入编“绿色通道”。甘肃省内的武威市也提出,在编外人员入编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援鄂医护人员进行倾斜。

在3月初,人社部印发《进一步落实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相关人事激励措施的工作指南》,里面就提到“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优先晋升职称或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及时奖励要聚焦疫情防控期间工作表现,突出符合奖励条件和群众公认,不设比例(名额)限制”。

有上级文件和外地做法在先,兰州这名护士提出的入编诉求能否得到呼应,难免受到舆论关注。

当然,医院编制内外的待遇落差长期存在,背后有复杂的历史问题和人事管理制度,还涉及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确实不是哪个部门一句话就能解决的,相关部门的谨慎也不难理解。

但无论是严格执行入编规定、审慎纳入编制,还是努力推动“破格入编”,当地卫健委都有必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及时回应舆论关切。

接下来,问题的根本解决仍仰赖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现同工同酬同福利。而就眼下看,对这批援鄂护士的入编诉求,当地也宜予以重视,尽快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同意与否,都要把道理“说透”。

□喻辛(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