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章澤天投資作業盒子 佈局K12線上教育

騰訊科技

text

互聯網教育領域持續升溫,繼阿裡的淘寶同學、百度的作業幫、騰訊的騰訊課堂之後,劉強東也開始佈局,投資K12作業平臺“作業盒子”,打造中國的“Google Classroom”。

7月10日,國內線上教育平臺作業盒子宣佈獲得1000萬美元A輪融資,由好未來領投,劉強東、章澤天、天使投資方聯想之星跟投。

“未來的教育模式必然是長尾和個性化的。”在作業盒子CEO劉夜看來,隨著智能硬件進一步普及、教師群體互聯網意識增強,互聯網教育未來必然會在教育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去年開始,作業領域就擠滿了競爭者:學霸君、作業幫、小猿搜題、學習寶、阿凡題等都在這一領域掘金,但這些商業模式基本還是圍繞在公立學校課外,進行刷題、掃題、問答。一起作業在公立學校內發力,但也僅限於小學,而K12領域決定性的戰場:初高中,市場上卻沒有任何一款專注於公立學校內的產品涉足其中。作業盒子要做的正是這塊“藍海”。

進入公立學校

“教育資訊化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互聯網的顛覆在不同行業輪番上演,教育市場卻始終是鐵板一塊,不是沒有它的道理。”曾任英特爾中國區教育負責人的CMO賈曉明這樣感慨:“懂教育的不懂互聯網,懂互聯網的不懂教育,公立學校和互聯網之間的圍牆,需要一個跨界的團隊去打破,我們就是這樣一個跨界的團隊。”

CEO劉夜曾經是個少年極客,大三開始創業,至今已有15年,一手創辦的因脈科技一直在企業服務領域掘金,自己則嘗試過旅遊B2B、智能建站、企業2.0、GTD類等多個產品,是名副其實的連續創業者;COO王克是劉夜多年的好友,創業之前是百度戰略合作部總經理,負責百度公司級別的戰略合作和新業務拓展;賈曉明是王克在英特爾時的同事。三個人“互聯網+教育”、“產品+運營+市場”的組合在K12領域非常難得。

“教育內部本身也在渴望互聯網帶來的變革,許多教育領域決策者的思路已經非常互聯網化,進入公立學校需要的其實一款真正能夠解決教實際問題的好產品。”在教育領域已有二十年經驗的賈曉明對騰訊科技表示。

在實際的推廣策略上,王克對騰訊科技表示:“我們早期會通過在各省市地區打造種子班級帶動種子學校,再通過種子學校的示範效應拉動整個區域市場,希望借助產品的力量形成強大的自傳播效果。雖然作業盒子的用戶是公立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但在推廣方面我們依然希望用互聯網的模式,希望今年年底能夠達到百萬用戶。”

接管作業場景

在劉夜看來:“公立學校內對學生真正有影響的就是兩件事,分別是上課和做作業,但現在所有跟作業相關的線上教育平臺都是作業周邊的事情而不是真正的作業。”

作業是老師給學生開的“藥方”,作業結果又會成為老師再次開具“藥方”的診斷依據,衡量普通老師和優秀老師的區別在於“藥方”是否能夠“對症下藥”,優秀教師的價值一定意義來說就是經驗的積累。缺少客觀的資料,名師也無法做到針對每一位學生精准因材施教。

在作業盒子產品調研過程中接觸的上百位老師裡,嘗試用excel記錄、分析學生資料的不在少數,甚至學校本身也在積極探索用資料的方式指導教學。但在大資料可以用來預測球賽、預防踩踏事件的今天,教育與大資料之間那層亟待被捅破的窗戶紙,依然完好如初。

作業盒子首先改善的是老師的作業體驗:移動辦公,把老師從辦公室和辦公時間中解放出來;減輕批改量,選擇題自動批改;海量題庫資源,降低挑選題目成本;師生通訊,隨時隨地的溝通交流。這些體驗都是傳統作業模式無法做到的。

今年9月即將發佈的最新版本,作業盒子還將實現為老師學生的智能推題功能,這樣就意味著,為每一位老師和學生推薦的都是精確到題目的個性化組合。一方面是基於作業的場景,在恰當的時間推薦,一方面是基於作業的資料,推薦恰當的內容,未來,這種推薦還將拓展到各種形式的學習及輔導資源。

劉夜對騰訊科技表示:“有了資料的支援,未來教學意義上的物理班將被徹底打散,一個物理班甚至會有幾個甚至十幾個虛擬班級,真正讓老師實現分層教學。”

數據是金礦

劉夜對騰訊科技表示,本輪融資未來將更多用於產品研發。根據劉夜介紹,迄今為止,產品已經反覆運算三個大的版本,在北京、上海、哈爾濱、太原等七個省市,超過1000所學校投入使用。

在劉夜看來,這是一個天然的資料金礦:作業天然是教育大資料的優質載體,高頻、連續、顆粒度足夠小、完全個性化,通過接管作業場景,作業盒子可以獲取到足夠精細的資料,以題目為最小連接點,形成老師教學、學生學習分析的完整閉環。有了資料支撐,一個年輕的教師也可以達到以往名師憑藉經驗才能達成的教學效果,甚至更好。劉夜對騰訊科技表示:“未來作業盒子會在題庫的建設、資料的積累上做更多的積累和沉澱,並打通相關行業的閉環,家長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掌握學生的動向和知識圖譜。”

一個月前,已拿到D輪融資的題庫類產品猿題庫發佈猿題庫老師端,正式進入公立學校市場。在劉夜看來:“這進一步驗證了校內才是k12互聯網教育的核心陣地,大家最終比的是誰能掌握學生的核心學習場景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