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外媒矚目下的中國這樣走過之軍事篇

APD NEWS

text

圖為9月25日,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已按計劃完成建造和試驗試航工作。這是2012年5月,中國海軍航母平臺正在進行試航。新華社記者李唐攝

【韓國《朝鮮日報》11月26日報導】題:中國公開艦載機起降訓練航母已具作戰能力

中國當局25日正式證實殲-15戰機在航母“遼寧艦飛行甲板上成功起降的消息。此時距9月25日“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僅兩個月。

艦載機起降是發揮航母戰鬥力的最基本能力,也是很難掌握的技術。中國國內外專家分析說,艦載機起降成功意味著中國在航母運用技術上突破了大難關。

新華社當天說,試驗地點選擇在渤海中西部海域,艦載機的著艦和起飛均獲得成功。所有艦載機飛行員訓練成績都達到訓練大綱規定的標準和上艦試驗要求,首次上艦飛行均一次成功。由此,飛行員固化了著艦和起飛等飛行關鍵技術。

中國還首次對艦載機進行了詳細介紹。新華社說,殲-15是中國第一代多用途艦載戰機,具有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好、載彈量多等特點,可根據不同作戰任務攜帶多型反艦導彈、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等精確打擊武器,實現全海域全空域打擊作戰能力,各項性能可與俄羅斯蘇33、美國F-18等世界現役的主力艦載戰機相媲美。不過外國專家認為,殲-15是蘇-33的仿製機型。

中國央視當天播出包括殲-15起飛著艦畫面的5分11秒視頻。視頻中,一架殲-15降落在艦艉,憑藉設在甲板上的阻攔索,僅滑行幾十米即處於靜止狀態。隨後的畫面是,一架在著艦跑道待命的殲-15經100米左右的跑道,沖向仰角14度的滑躍甲板,成功起飛。當天編號為“552、“553的殲-15出現在甲板上,說明有多架艦載機參加訓練。

專家說,起降成功距“遼寧艦入役僅兩個月,這是很大的進步。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2000年9月入役,實現艦載機起降前後用了兩年時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中國國有媒體和國防部說,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發展取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在這艘新下水的航母進行海試期間,一款戰機首次成功降落在航母上。

這是中國官方首次證實中國已掌握上艦飛行所需的複雜技術及專門技能。中國力求成為全球軍事大國,作為這項努力的一部分,中國數十年來一直在力爭獲得上艦飛行的能力。

增強中國海軍實力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11月25日報導】中國國家通訊社證實,一款戰機在兩個月前服役的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上成功著降。

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學者卡萊爾·塞耶在越南表示,航母實力的發展“從觀念上增強了中國的海軍實力。

隨著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過去一年中國在由來已久的海上領土爭端問題上日漸強硬。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5日報導】中國首次在航母上著陸飛機,在亞洲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向著加強其軍事力量邁出了一步。

“遼寧艦是中國的首艘航母,兩個月前開始服役。國防部稱試飛成功,並將此稱為航母發展中的“關鍵一步。“遼寧艦預計將主要用於訓練,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仍需數年才能擁有允許其將空中力量投放到遠離自身海岸的航母以及一支完整的戰機編隊。但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快速的進展。 【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12月10日報導】俄羅斯新發表的一份報告罕見地揭示了中國軍工聯合體的內情,並坦承莫斯科深入參與了中國的武器研發。

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發表的題為《流星:21世紀中國的軍事機器》的報告最近譯成了英文。出人意料的是,這篇長達170頁的報告充斥有關中國一些最敏感專案的內容,其中涉及殲-20隱形戰機、轟-6K轟炸機和運-20重型運輸機。報告的作者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防務分析師米哈伊爾·巴拉巴諾夫、瓦西裡·卡申和康斯坦丁·馬肯科。

儘管俄羅斯對華軍售下降嚴重,但一個驚人的現實是,俄羅斯在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中到處都留下了痕跡,包括俄羅斯幫助中國研發052C驅逐艦和054護衛艦以及聯合生產Kh-31P導彈等。

中國國防工業的崛起令俄羅斯面臨來自第一大客戶的訂單不斷減少的局面,同時這也給俄羅斯的傳統出口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這份報告的作者認為,這一趨勢近期內不會改變。

報告認為,十年來,中國的軍工聯合體實現了“質的飛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都已躋身世界500強之列。

過去十年間,中國的航空航太製造商“跨越了兩代技術。

與此同時,俄羅斯卻使自己陷入了困境。報告說:“俄羅斯正在失去自己的最大軍火客戶,這夠糟糕的了。但更糟糕的是,俄羅斯在全球軍火市場上還出現了一個強有力的和危險的競爭對手。

美媒稱中國擁有“十大致命武器

【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4月9日報導】題:中國十大致命武器(記者顏文德發自臺北)

此間和華盛頓的一些專家說,中國正在研發10種致命武器系統,旨在削弱、壓制和擊潰美國在包括南中國海和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區的任何軍事戰役或任務。

以下10種武器或能力是一項更大規模的、旨在確認美國的軍事弱點的反介入與區域阻遏戰略的一部分。

1.電腦網路作戰行動:與電子戰和其他形式的資訊戰一樣,人民解放軍在電腦網路作戰行動或網路戰領域取得了進展,給美軍的指揮和控制帶來風險。

位於華盛頓的2049專案研究所的執行主任石明凱說,10年來中國的網路間諜活動初步顯示,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能力不斷增強。他說:“考慮到電腦網路在軍事作戰行動中的中心作用,解放軍成功在網路戰中戰勝鄰國和美國能使中國在未來的衝突中獲得決定性優勢。

2.精確打擊導彈:常規精確打擊導彈系統難以防禦,如中短程彈道導彈、反艦彈道導彈、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和增程反艦巡航導彈等。高速、日益提高的精度和一貫的行動隱秘等特點,使人民解放軍確保能擊中射程之內的幾乎任何目標。

如今,這一射程幾乎已達2000公里,足以擊中日本、東南亞、臺灣和印度北部等地的目標。未來10到15年間,關島甚至夏威夷和澳大利亞可能也將面臨威脅。

3.先進的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人民解放軍的“資訊化已經成了予以最優先考慮的事項。石明凱說,作戰行動的成功需要人民解放軍各部隊和指揮官間交換大量資訊。在抗毀網路方面的大量投資,使人民解放軍能夠充滿自信地使用其他武器。

4.反航太武器:若這一地區爆發戰爭,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在開展作戰行動時將嚴重依賴航太系統。石明凱說,人民解放軍一直在利用美軍這一依賴性,對反衛星能力、空間監視、衛星干擾以及隱蔽、偽裝和欺騙技術進行投資。

5.一體化防空:由於在攔截飛行中的遠端精確打擊武器方面存在困難,美國及其地區夥伴需要對人民解放軍位於中國大陸的力量投送能力源頭予以阻斷。日益先進的中國防空系統將使(美國及其地區夥伴的)這一任務更難完成。一體化防空能力包括反隱形探測裝置、超視距雷達以及新型防空導彈與導彈防禦攔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