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开始了他的欧洲之行,这也是他上任以来的首次出访。
舆论普遍相信,从首站英国开始,拜登在此次长达8天的“豪华”行程中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借七国集团峰会、北约峰会、美欧峰会等“盟友平台”不断重复“美国回来了”的口号,以寻求修复过去几年严重受损的美欧关系。
△德国之声报道截图
为此,拜登政府事先煞费苦心地做了诸如暂时中止美欧贸易战、暂停部分针对“北溪-2”项目制裁等若干铺垫,以便为此行创造良好气氛。但在一系列新老矛盾的交织作用下,美欧关系能否回到过去实在要打上一个重重的问号。
“盟友”间有多少难解的死疙瘩
拜登要向欧洲盟友解释的头一件事,恐怕就是前不久曝光的“监控门”丑闻。
据欧洲媒体上月底披露,美国此前曾在丹麦情报机构协助下监听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众多欧洲政要和官员。包括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欧洲多国领导人事后纷纷表示此举“不可接受”,要求美方给出说法。
△丹麦广播公司(DR):黩克尔和马克龙表示美国监控盟友“不可接受”。
而美国监控盟友早有前科。
早自2007年起,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就开始实施所谓“棱镜计划”,广泛监听国内外电话和互联网通信。该计划2013年被斯诺登曝光后,长期遭受监控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怒指NSA的活动为“冷战伎俩”,提醒美国“朋友不会监视朋友”。
△美国当代德国研究所(AICGS)网站报道截图
谁能料到,自那时至今,白宫虽已几易其主,但美国对欧间谍活动却从未停止。
最新丑闻曝光后,斯诺登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发文“预言”了拜登的今日尴尬:“拜登应该已经准备好在即将到来的欧洲之行中回答有关问题”。
△斯诺登社交媒体截图
要知道,“监控门”曝光之际,欧盟正在审查其与美国的数据共享关系。
去年7月欧洲法院裁定美欧之间的“私隐护盾”数据传输协议无效,要求华盛顿采取措施保护欧盟的数据不被滥用。此后美欧一直在就新协议进行谈判。然而,新的监控丑闻无疑令双方的谈判更为艰难。
△美国“政客”新闻网(Politico)报道截图
让欧洲心寒的当然不止这些。
近年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呈现出日益显著的不确定性。虽然拜登上台后不像特朗普那样赤裸裸地强调“美国优先”,但其展露出的种种单边做派再次让欧洲盟友吃了哑巴亏:无论是匆忙从阿富汗撤军,还是在巴以冲突中严重偏袒以色列并阻挠安理会发表停战止暴声明……美国都没有和盟友好好商量过。
△当地时间5月2日,驻阿富汗美军正式将其一个基地的控制权移交给阿富汗国民军。
正如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方丹所说,美国反复无常的外交表现已让欧洲盟友“精疲力竭”。
△理查德·方丹
欧洲和美国还能和好如初吗
自拜登今年2月首次高呼“美国回来了”并让其执政团队核心成员与盟国同行频繁展开电话互动以来,欧洲一度充满期待。但“监控门”引出的“新仇旧恨”无疑预示着,美欧间存在的诸多死疙瘩并非靠耍嘴皮子就能一一解开。
归根结底,欧洲对美国的“信任”已经不再。
《纽约时报》援引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驻柏林负责人亚娜·普格里林的话指出,美国只是欧洲的一个“讲利益的朋友”,不会给予欧洲“无条件的爱”。“欧洲刚刚目睹了美国战后75年的外交政策如何随着像特朗普这样的总统上台在一夜之间消失”,很难再轻易相信白宫主人。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在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副总裁托马斯·克莱恩-布罗克霍夫看来,欧洲今后会给拜登的政策“谨慎地贴上价格标签”,因为欧洲担心“美国优先”会卷土重来。
△托马斯·克莱恩-布罗克霍夫
就在七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的当地时间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强调了欧盟主权与战略自主问题。他直言不讳地表示,欧洲可以和美国合作,但也要有自己的政策,“不会简单地站在美国一边”。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而欧洲的民意更是给拜登的豪言壮语泼了一盆冷水。
美欧两家智库在拜登访欧前联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德国和法国民众对美国国际影响力的看法“并未随着拜登的上台而改变”。
△路透社报道截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滕建群认为,在经历了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四年破坏后,欧洲希望获得更多战略自主权的愿望正变得日益强烈,美欧关系或许会有所回暖,但不太可能完全恢复到过去的状态。
滕建群: “美国以往拉拢盟友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给钱,比如二战结束以后的马歇尔计划,但现在美国保障自己、发展自己都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对欧洲显然更难顾及了。此外,欧洲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为它们之前已经吃过美国的苦头,不太可能再像从前一样死心塌地地跟着美国走。”
策划丨王坚
撰稿丨刘鹏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