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第一次在上海过年,第二次在外面过年。上一次是“谋发展”,为了留在实习单位工作。这一次是“保平安”,宅家不添乱。少点热闹,多点安心。 原本,我们会在今天一大早启程,开车八到十几个小时,最晚在天黑前到家。我都想象得出,父亲在门口一遍遍张望,我们一下车,就能看到他大大的笑脸。母亲准备了大餐,就等我们到家开饭。新挂的大红灯笼,新贴的春联,发出温暖喜庆的光芒。
是啊,过年了。家人团聚了,农活停歇了。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吃喝玩乐。空气里都是快活的味道。
昨天跟家里视频时,母亲叫我不要回家了,留在上海过年。她看出我犹豫,“一整年都没回来了,想家了吧?”我鼻子一酸。
想家、想念父母的心情,虽然越长大越懂,但也越长大越羞于对父母表达。很多时候,只是埋藏在心里。经岁月发酵,愧疚感日增。
我担心,按老家人乐观的心性,和农村信息传播不够流畅,他们的防范不能做到位。我家还开了个小超市,人员流动复杂。加上正月,还要串门拜年。我想回去,督促家里人不出门、戴口罩、不拜年。
母亲让我放心,“你爸已经在屋前屋后都喷了消毒水了,我也给亲戚打了电话,今年不拜年了,我们就在家,哪都不去。”正月家附近有两场婚宴,也都取消了。我在心里为父母和老家人的执行力点赞。
我也向父母讲述了上海这边的“全民总动员”,包括政府“市民尽量留在家,出门戴口罩”的号召,已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地铁每日消毒,超市里菜很充足、没涨价,大型公共活动取消……这些信息,父母早已从新闻中获知。但因为是我的亲身经历,更具说服力。这让他们放了心,知道我们不回家也能过好年。
“你们安全最重要,回家什么时候都可以,不急这一次,想家了就视频。”母亲说。总把对方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总肯体谅对方,这就是家人吧。
昨天,我特意去超市买了糯米小圆子。在老家的年夜饭菜谱中,是没有这道菜的,但此刻,我想求个好意头,寓意我家分隔多地过年的亲人们“在线团圆”。我也祈求许许多多中国人,能早日与家人相聚。
准备年夜饭时,我们聊起了老家过年那一套隆重讲究的流程。腊月二十四,小年。这时候还顾不上享受,因为要打扫屋子、切米糖、打豆腐、杀年猪……现在程序简化了,但忙碌还是主题。真正的“年”,是从二十八开始的。早上五点出头,天将亮没亮,小孩们就被喊起床,大人带上蒸熟的鸡鸭鱼肉、纸钱清香,一起去祠堂烧香祭拜。这是“谢天地”,是农人们感恩过去一年的好收成,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到了年三十晚上,再重复一次二十八的流程。这次是祭祖,感谢先人们的保佑,让家家户户平安喜乐。
我对这些寄托老家人朴素情感的仪式,谈不上褒贬。将之视为提醒我们不忘本,和增加“年味”的理由,都成立。
也有些现在看“不合时宜”的做法还存在。比如,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要到正月初一再去拜年。去年过年,我看了篇文章。作者老家也有这种习俗。他的母亲,每年都带着他在火车上过除夕,就为了第二天能早点见到父母。看得我被沙子迷了眼。
母亲的开明再次起了作用。据她研究,这种习俗是因为过去住房不够,现在不一样了,女儿在娘家都有自己的房间。去年,她告诉我,想住家里随时都可以,不必理会那些过时的观念。这让我想起,在父母那一辈,女孩子是不能进祠堂的。但我和妹妹出生后,母亲每次让我们去祠堂参加集体活动。在她的“改革”下,同族的女孩们都有了这种机会。
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你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念,竭尽全力去改变。这是母亲对我的言传身教,是我在离家多年后仍能时时汲取的力量。一个人、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也一样。在这个时刻,我想与很多人分享这一点。
这些天,我们见证了太多这样的逆行者。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或许不多,但将能做的做到最好,谁都可以。
初一的晚上,窗外灯光依旧,光明璀璨。脚下的土地让人踏实,心中的家庭给我们力量。待到春暖花开日,我们再相聚。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