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盐城南洋农房改善:根植乡土文化 未改“乡土本色”

中国新闻网

text

航拍正东新型农村社区。 陈华 摄

中新网盐城11月6日电题:探访盐城南洋农房改善:根植乡土文化未改“乡土本色”

中新网记者 于从文

深秋的苏北平原,天高气爽。

在江苏盐城东北郊的南洋镇境内,汽车沿着开通一年的兴洋旅游公路由东往西行驶,放眼公路两侧,秋收后的田野上,偶有几台大型农机在播种作业,三三两两的农人,或是在整理田畴,或是在配合农机播种。路边的树木微微染红,一派金秋的景色。

航拍即将交付的正东新型农村社区二期。 陈华 摄

快到长青路口,远远看见,兴洋路南,几十栋粉墙黛瓦的农民新居,错落有致地排列,西侧还有几十栋正在施工。随行的南洋镇宣传、统战委员陆丹丹说,这就是正东村新型农村社区。

我们停下车,探访这个还没有完全交付的新型农村社区。

孙金红老人正在门前收拾什件。 于从文 摄

今年36岁的正东村党支部书记茆正伟说,正东村位于宁靖盐高速北侧,兴洋公路、长青公路贯穿东西南北,全村652户2148人,村民的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时间较长,为适应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去年3月启动了正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总户数328户,分三期建设,一期20户已于今年6月份交房。

“正东新型农村社区交通非常方便。”茆正伟说,在新型社区建设中,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选址几经调整后,定在兴洋线与长青线交叉口,这里离宁靖盐高速入口不到10分钟车程,离盐城市区也只有20分钟车程。

正东新型农村社区二期内道路即将铺设。 于从文 摄

行走在已经交付的正东新型农村社区一期中,记者看到,两层联排结构的农民住宅粉墙黛瓦,每家都有一个小庭院,院墙上内嵌镂空花砖,体现出简洁怀旧的新中式民国风。水泥道路绕着房屋蜿蜒延伸,家前屋后是狭长的草坪,道路边、草坪上,刚栽植的树木花草郁郁葱葱。

茆正伟首先把我们领到自家的新居,电工师傅正在新居内安装灯饰。茆正伟的父亲正在庭院里收拾什件,他告诉记者,新社区交通好、环境好,比以前一家一户散住强。“你看,我们这空气多好,住在小洋楼,一点不比城里差。”

兴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图是一个石鼓形状。 于从文 摄

在茆正伟家西南50米,是74岁的孙金红的新居。他原来住在正东村三组,老房子地处高速公路路基坡下,出行不便,建新社区后,他选了这套125平方米的新房,经过简单的装修后已经入住。孙金红老两口现在和52岁的二儿子住一起,“他(二儿子)在年轻时受过点刺激,搬进新房后,这块环境好,住在新家,他精神也好多了。”孙金红说。

孙金红新房前面有一块刚刚翻过土的农田,茆正伟说,这是村里专门为新社区居民调出的菜地,每户会分到40平方米的小菜园。孙金红笑着说:“村里为大家想得很周到,有个小菜园,一年到头的蔬菜就足够了。”

正在施工中的兴隆新型农村社区。 于从文 摄

正东新型农村社区二期建设接近尾声。记者看到,房屋外墙粉刷全部完成,正在做道路施工,二期西侧是正在建设的三期,几座塔吊正在空中转动吊运建材。茆正伟告诉记者,二期136户将于12月份交房,三期将于11月份封顶,明年交到农户手中。

南洋镇正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还有一处在兴隆村。记者来到位于盘步路与向东路交叉口的兴隆新型农村社区时,只见塔吊和脚手架林立,一排排建设中的新型民居拔地而起。

正东新型农村社区旁边就是农村公交站,交通非常方便。 于从文 摄

在施工现场,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袁志春介绍说,兴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总户数287户(含原址现状7户),主要为本村及邻近村农户改善住房条件服务,一期172户正在建设施工,将于今年底交付使用。

“有破、旧、危、散、空房屋的农户,基本上是拆一换一,以旧房面积换新房面积,超出的部分按1900元每平方米计算价格。”袁志春说,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小区安排了138平方米、128平方米、103平方米、60平方米等几种户型,同时,针对孤寡老人还安排了34平方米的户型,由村里负责装饰好供他们居住,但产权归集体所有。

当下,农房改善正在苏北各地农村推进,如何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避免千村一面,也考验着各地当政者的智慧。在南洋镇党委书记于婷婷看来,根植乡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才能彰显出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内涵和乡土特色。

在正东新型农村社区,茆正伟指着社区三期旁边长着青草的大土堆说,这是正东村的土窑,历史上,人工制砖极为辛苦,窑工们下工后就以唱淮剧解闷,其时淮剧盛行,有稍通音律者学会后,在窑工之间口口相传,“人人唱淮剧,家家听淮腔”是那时正东的景象。

为此,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当地专门委托南京大学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采用历史元素,以“淮剧文化+砖窑文化+民国文化”为主,体现怀旧风格。社区还将建“怡民戏苑”大舞台,为“淮剧大家唱,活动天天有”提供阵地保障,并组建一支业余淮剧团队,实现“淮剧天天演”。同时,对砖窑的四个神奇传说加以确认和补充,组织专门力量创作有关砖窑传统、窑工号子的淮剧作品,让乡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兴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图是一个石鼓形状。袁志春说,兴隆村历史上比较贫穷,不少老百姓以唱花鼓为生,花鼓在这里很流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唱花鼓的传统没有丢,唱花鼓成了群众业余的休闲方式,村里挖掘花鼓文化,以花鼓为元素规划设计新型社区,建设花鼓文化广场、花鼓文化大舞台等文化设施,组建常年不散的花鼓队,让群众唱生活唱幸福。

于婷婷说,正东和兴隆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挖掘当地的砖窑文化、淮剧文化和花鼓文化,体现乡土文化,突出乡土特色,使新型社区更有“乡土味”,让老百姓留住乡愁记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