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李源潮和坦桑尼亞副總統出席非洲孔子學院聯席會議開幕式
新華社達累斯薩拉姆6月24日電(記者張平)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24日在達累斯薩拉姆與坦桑尼亞副總統比拉勒出席非洲孔子學院聯席會議開幕式並講話。
李源潮說,中華文化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文化的重要源頭。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華文化加快走向世界,拉近了中外人民的心靈距離,尤其是中非人民走得更近、親上加親。2013年中國公民赴非旅遊超過150萬人次,多部中國電視劇在非洲國家熱播。近年來非洲赴華留學生人數年均增長30%以上,非洲歌手郝歌登上中國春晚舞臺,非洲多位足球運動員活躍在中國綠茵場上。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鑒而豐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華文化應該進一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更加多樣的形式、更受歡迎的內容走向海外,與各國文化交流互鑒,推動人類文化繁榮發展。
李源潮說,孔子是中國2000多年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學院以孔子命名,既體現著鮮明的中國特徵,也承載著加強中外文化交流、久遠傳承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友誼的美好願望。2005年非洲第一家孔子學院落戶肯尼亞內羅畢以來,已在32個非洲國家建成38所孔子學院和10個孔子課堂。希望非洲各國孔子學院努力成為促進中非交流的友誼合作之橋,一是貼近各國人民學習漢語實際需求,不斷提升漢語教學水準;二是服務中非文化交流合作,既傳播中華文化,又弘揚非洲文化,交流互鑒、共同發展;三是積極融入當地,既搞好漢語教學,又重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為當地民眾創業就業提供幫助。
李源潮說,孔子學院不僅要讓人了解中國語言,而且應該讓人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思想、中國習慣。希望孔子學院的漢語教育能“三有”:有用處、有故事、有理念。一個“和”字,既有“和為貴”的故事,又有“協和萬邦”的歷史,也有“和而不同”的哲理,還有“和平友好”的外交方針。一條魚,加上三點水就變成了動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現在非洲最歡迎的援助理念。希望孔子學院的老師們不僅教中國語言,而且讓外國朋友通過這個渠道,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歷史、中國理念。
李源潮說,青年是中非友好的希望和未來。希望更多非洲青年朋友到孔子學院學中國語言,品中國文化,交中國朋友,做中非世代友好的維護者、傳承者、促進者。
比拉勒說,坦中友誼源遠流長,中國孔子學院在坦成功辦學,搭建起人文交流平臺,傳播中國理念、中國聲音,這將在傳承中坦、中非友誼過程中扮演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當天,李源潮和比拉勒共同出席了中坦建交50週年招待會,李源潮還看望了坦桑尼亞開國總統尼雷爾的遺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