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军情观察 | 看不见的战线——盘点2017亚太情报之争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胡欣

2017年是亚太地区不平静的一年,朝鲜半岛战争阴云笼罩,特朗普新政府排兵布阵势头不减,部分国家间军事合作持续加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情报都是维护国家安全、掌握先发优势的关键。在广阔的亚太地区,围绕力量格局变化、应对地区危机,各国在情报领域的“暗战”不断升温。

半岛危机激化情报工作

特朗普政府虽然不断对朝发出军事威胁,但美国也面临一个短板,那就是对朝鲜情报的掌握并不充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朝鲜本身十分封闭,外界很难掌握相关信息,为此,美国已经加大了对朝情报搜集的部署。中央情报局在5月宣布设立朝鲜“特别中心”,专门负责搜集研判朝核导情报,成为中情局11个任务中心之一,也是首次针对单一国家设立任务中心。此外,美国今年在驻韩美军第8军的501情报旅下增设了负责对朝人力情报搜集分析的524军事情报营,承担对朝情报搜集任务。与此同时,朝鲜宣布粉碎了美韩情报机构试图使用生化武器刺杀金正恩的阴谋。

另一个活跃的国家是日本。安倍政府借助半岛危机和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倚重,加速情报力量建设。今年,日本自卫队的新型RC-2电子情报搜集机已亮相,预计至少装备4架,并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成军。今年3月17日,日本还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用H2A火箭发射了一颗情报收集卫星“雷达5号机”,主要针对的朝鲜半岛局势,可从太空中对陆、海地区进行拍照,监视朝鲜的导弹发射情况。它与其他5颗卫星一起构成了日本有限的但针对性很强的侦察卫星体系。

按照日本的计划,每年将花费600多亿日元用于卫星的研发项目上,并建立包括至少10颗卫星在内的太空侦察体系。日本虽打着侦察朝鲜导弹的幌子,实则在下更大的一盘棋。日本将通过强化包括卫星、预警侦察飞机、雷达等多种手段在内的情报体系建设,增强对周边地区的情报感知能力,既为美日同盟提供情报支撑,也为解禁自卫队、走向军事大国预先布局。

韩国方面则比较尴尬。在部署萨德系统后,因其具有的影响战略平衡的情报搜集能力,导致中韩关系跌入冰谷。而韩国一直吹嘘其针对朝鲜重要战略目标的“杀伤链”系统,由于缺乏独立完备的情报搜集手段,加上对朝情报工作收效有限,尚难以掌握必备的动态情报信息,战时能否如期定位和攻击朝鲜的战略目标包括导弹依然存疑。在国内,韩国媒体29日报道,韩国国家情报院将更名为“对外安全情报院”,剥离其长期具有的对内情报搜集职能,削弱对内干涉能力,集中精力于海外、朝鲜、反恐、跨国犯罪等领域。这一变更有可能在执政党和在野党间引发分歧,造成韩国情报机构的波动。

情报关注度持续加大

今年5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将2017财年用于军事情报项目(MIP)的财政投入从168亿美元增加到185亿美元,军事情报项目是为了支撑美军开展战术性军事行动而进行的情报领域活动。

在地区情报合作方面,美国努力撮合日韩开展情报合作,去年促成两国签署了《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但是,文在寅上台后,对此态度不甚积极。虽然日韩都认为有必要提高两国对朝情报合作,但出于特殊民族情绪和政治环境,文在寅政府暂不愿过于激进。另一方面,韩国也不想成为日本野心的“垫脚石”,据日本媒体披露,韩国除了与日本共享了朝鲜核计划、导弹项目、导弹试射方面的情报之外,在其他方面则拒绝与日本分享情报,特别是韩国明确表示与日方不会进行“与中国军队在南海活动有关的军事情报交换”。

在海洋安全方面,虽然东海、南海方向争端明显降温,但美、日等依然唯恐天下不乱,积极联络有关国家加强军事和情报合作。比如,今年8月越南国防部长访问美国时与马蒂斯进行了会谈,双方同意深化两国在军事合作,其中就包括增加情报分享,主要针对的就是南海局势。同时,在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区,美印日等在情报领域进行了局部合作。印度还在美日的帮助下,加强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军事设施建设,其中包括部署先进的雷达、侦察机和其他侦察情报手段,旨在对该海域的海上力量动态进行严密监控。

中国强化情报安全

当前中国面临极为复杂的情报环境。据巴基斯塔军方人士和媒体披露,印度情报部门成立了专门针对中巴经济走廊的部门,并围绕瓜达尔港策划了一系列活动,而这只是境外势力针对中国采取的情报活动的冰山一角。

今年5月的外交部例行会议上,中方宣布依法对6名涉嫌在中国从事违法活动的日本公民进行审查,此6人分别是在山东、海南等地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行为时被扣留的。据中国国家安全部门透露,美国、澳大利亚也一直通过刺探、策反等方式开展对华情报工作。讽刺的是,这些国家却不断抛出“博眼球”的“中国间谍”话题,比如,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公开污蔑新华社等中国国家媒体在美从事情报活动,日澳国内有人炮制中国在其国内进行间谍渗透、破坏国家安全的言论,这都是典型的“贼喊捉贼”行为。

为应对挑战,中国今年公布了首部《国家情报法》,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国家情报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情报参考,为防范和化解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提供情报支持,维护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

这一法律的出台,彰显了中国对情报的高度重视,以及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该文件还明确提出,情报工作的范围涵盖国内和境外,这既体现了中国在国内开展反情报工作的决心,也大方承认了对境外情报的现实需求,反映出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海外利益、军事斗争准备等领域面临的情报威胁挑战以及旺盛的情报需求。


作者简介

作者胡欣,亚太智库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一带一路”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亚太军情观察”作者均为资深军事记者和评论员,专栏紧扣全球军事热点和动态,为读者解析大国国防政策、地缘军事动向、国际军事技术、新型武器装备以及军事战略思想等。

(来源:亚太日报)

【相关链接】

亚太军情观察 | 美炮轰俄发动“混合战争”,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亚太军情观察 | 全球军费普涨,背后原因何在?

亚太军情观察 | 马来西亚出兵耶路撒冷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