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闭馆日,却为这位84岁的老人破例开门

新京报网

text

近日,一位戴着斗笠,穿着蓝色粗布外套的老人在高温下赶到了丽水图书馆,没有想到的是,图书馆当天恰好闭馆了。

据了解,今年84岁的朱永贞老人乘坐公交后,顶着40度的高温,又徒步40分钟方才抵达图书馆。

前一天第一次来借书的他并不知道图书馆第二天会闭馆,所以一大早就又赶来图书馆。

丽水图书馆的员工没忍心将老人拒之门外,破例为老人开放了借阅区域,还将不外借的期刊也借给了老人。

▲图片来自微博。

除此之外,馆内人员还贴心地为老人免押金办了借阅证,怕老人忘记,在小纸条上写了还书的日期,并把老人送到了最近的公交车站。

网友们也对这位老人敬佩不已,有网友赞叹说:“大爷这个年龄还兴趣盎然地读书,了不起!”

▲微博评论截图

还记得那个在东莞图书馆看了12年书,却因为要离开城市,在图书馆的留言簿上写下“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的农民工吗?

▲农民工在图书馆借读12年后留言告别 政府协助找新工作。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最近,这位农民工不仅得到了东莞图书馆的回信,还在政府和网友们的热心帮助下继续留在了东莞,从事环卫工作。

这下子,他又能和自己深爱的图书馆天天见面了。东莞图书馆说:感谢,我们一直在,等您再来!

▲微博截图

而西宁图书馆的举动也让不少网友心里很熨帖,在青海赴湖北支援的医护人员们回到西宁的时候,西宁图书馆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一份“精神食粮”的慰问品。

除了原本免费开放数字图书馆和24小时自助图书馆、阳光书吧,还很多专题学术线上资源都免费为抗疫的英雄们开放,希望能够助力医护人员们更好地度过搏命归来后的休整期。

“在这里大家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读者,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丽水图书馆的季馆长说,她一直以来的理念就是:让读者在图书馆感到舒适,图书馆应当是让人放松,很有归属感,很宁静的地方。

沸腾君(xjb-feiteng)认为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粮仓,也是许多物质贫瘠的人们充盈灵魂,通向知识世界的阶梯。

这个萦绕着书香气息的地方,也应当是一个人人平等,包含爱与正能量的地方。也希望,这样可爱的图书馆可以再多几家,这样可爱的故事能够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