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恐形勢嚴峻 各國亟需統一步調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今年以來,多個恐怖組織頻繁製造令人震驚的血腥襲擊,已經長期存在的恐怖主義從未像現在這般猖獗蔓延。多國專家呼籲,反恐是一場全球戰爭,面對嚴峻的恐怖主義威脅,各國需要統一認識,共同應對。

“伊斯蘭國”恐怖活動愈加猖獗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此前的活動範圍主要限於伊拉克和敘利亞,而近期該組織連續策劃了俄客機爆炸事件、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居民區爆炸事件和法國巴黎連環恐襲事件,標誌著其行事風格已經發生變化,製造恐怖襲擊更加肆無忌憚。

埃及尼羅河政治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艾哈邁德·巴恩:“伊斯蘭國”組織當前遭受到美、法、俄等多國的圍剿,這種形勢令其倍感壓力,因此在多國策劃恐怖襲擊以轉移國際社會的注意力,牽制反恐聯盟的力量,同時也對法國、俄羅斯等國予以報復。

英知名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羅賓·尼布利特:恐怖襲擊者在無法充分設防保護的場所殺害平民。採用這種方式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在歐洲社會激發“反作用”,讓歐洲社會陷入內部分裂,引發歐洲各國間的矛盾,並借此在歐洲內外吸引和招募新的支持者。

巴格達大學政治係教授易卜拉欣·阿馬利:美國入侵伊拉克,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強加在伊拉克人民身上。這種伊斯蘭世界與西方社會不平衡的關係,導致“伊斯蘭國”逐漸發展壯大。錯誤的政策為像“伊斯蘭國”這樣的組織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

恐怖組織在非洲發展迅速

西方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發佈的《2015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中寫道,世界五大恐怖主義組織中,四支在非洲地區發動過恐怖襲擊,其中三支的大本營在非洲。2014年發起恐怖襲擊致死人數最多的組織是“博科聖地”,而“索馬裏青年黨”等恐怖組織也在迅速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2011年北非局勢動蕩之後,恐怖主義在非洲地區加速蔓延。“博科聖地”、索馬裏青年黨和“基地”組織北非分支一度有聯手趨勢。一旦這三個組織合作並向撒哈拉沙漠以南縱深發展,對非洲和平穩定將構成嚴峻挑戰。

肯尼亞安全問題專家彼得·姆拜:肯尼亞和索馬裏的恐怖組織比我們預想的要發展得更加迅速。這些恐怖組織發動恐怖襲擊,還利用非洲長期存在的社會不公和極端貧困問題來荼毒年輕人的思想,傳播其暴力價值觀。甚至多個恐怖組織在非洲還有“競賽”的趨勢,通過發動血腥恐怖襲擊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喀麥隆政治分析人士穆薩:非洲恐怖主義發展的原因有很多,如非洲國家的經濟實力不夠,難以對付恐怖主義;非洲國家間的陸地邊境檢查不嚴,武器容易從一國走私到另一國,恐怖分子也很容易越境對另一國發動襲擊;非洲國家普遍落後,失業率高,導致不少貧困人員加入恐怖主義組織。

尼日利亞阿布賈大學教授加利:從目前尼日利亞國情看,經濟發展不平衡,南富北窮的格局長期未能改變是導致“博科聖地”持續發展的一大原因。同時,不排除該組織背後有境外勢力及其他勢力的支持。

各國亟需就反恐形成共識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從整體情況來看,恐怖襲擊呈現出一種高發、集中、全球化的趨勢。雖然恐怖組織之間也許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他們的行為都對現有的國際體系和國際法構成了挑戰,目的是破壞現有的國際關係體系。

俄羅斯地緣政治問題研究所所長西夫科夫:人們打擊恐怖主義總是在打擊有形的組織機構,而真正恐怖主義組織的大本營在和平的國度。層出不窮的極端主義組織背後都有大型跨國金融和工業企業、霸權國家精英支持,這是通過極端主義手段對地區國家實現統治的一種方式。

肯尼亞安全專家理查德·圖塔:從全球範圍來看,打擊恐怖主義需要先定義恐怖主義,但很遺憾,目前世界各國在如何界定恐怖主義問題上仍未達成一致。而且國際社會在反恐領域尚未形成有效網絡,恐怖分子卻在這方面做得更多。他們不僅已形成有效網絡,而且一直在共享新情報和戰術。這些恐怖分子可以迅速掌握新情況,適應性極強。

埃及金字塔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優素裏·阿扎巴維:國際社會在打擊恐怖組織方面還各自存有私心,需以反恐大局為重,通力合作,徹底切斷恐怖組織的武器和資金來源。(完)(參與記者:李雪笛、劉品然、馬岩、黃亞男、張繼業、丁小溪、陸佳飛、陳序、張建華、許林貴、楊旸、程光明)